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仙游县志

仙游县志

①四十二卷,清卢学俊修,郭彦俊纂。郭彦俊,字一林,邑人,恩贡生。考仙游县志,创修于宋宝祐五年。元至正十一年再修。明弘治三年三修。正德九年四修。嘉靖五年五修。嘉靖十七年六修。其后数十年无修。至郭彦俊则又成此书。康熙十七年(1678)刻印。兹篇体裁仿《八闽通志》和《兴化郡志》。大书以提其纲。分注以详其目。然其内容过于简略。如舆地与建置两门,阙水利、驿铺、桥梁、祠宇、宅墓、市镇。赋役门则阙起运、支放、积贮、屯粮、寺租。学校门则阙祭仪、祭器、乐章、书院、社学。典礼门则阙乡饮、耕耘、习射。选举门则阙荐辟、袭荫。阙失如此之多,其书之价值可以想见矣。② 三十六卷,清陈兴祚修,庄大椿等纂。陈兴祚,号芥舟,浙江嘉善人,乾隆进士。乾隆十年(1745)任仙游县知县。庄大椿,阳湖人。陈兴祚任县令后,以邑志自康熙八年(1669)郭彦俊重修后,又已八十余年未修,故于乾隆十三年(1748)设局修志,乾隆十四年(1749)刻印。兹篇广搜博采,不厌其详。如选举志,普通志书,惟重题名。兹篇则将历代选官选士之法,详载无遗。如云清朝试士,悉仍明制。康熙三年(1664)罢八比裁三场为二场,七年后如旧。乾隆二年(1737)特设明通进士,附于进士之后,别为榜,是为会副,补教谕,仍得会试,及诠县后,则或行或罢。皆极有价值。综观全书,实多有足资后人考镜者。③ 五十三卷,首一卷,清胡启植修,叶和侃等纂。胡启植,乾隆年间任仙游县知县。以乾隆陈志为底本,而撰成此书。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印。兹篇人物志多至十三卷,所收可称广博。名臣如蔡襄,硕学如郑樵,皆有详述。艺文首载著述,一邑文献,可案籍而稽,亦为得体。惟艺文所收诗文过滥,多有可删者未删。兹篇成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然原板毁于咸丰三年(1853)兵祸。此本尚有同治十二年(1873)邑令吴森刻本和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通山县志

    ①八卷,清任钟麟修,余廷志纂。任钟麟,字玉波,四川苍溪县人,举人,官通山知县。明以前无县志,嘉靖时,邑人朱廷立曾修,未及就梓,后数十年修辑无人。万历九年(1851)县令张书绅莅任,招诸文学子弟,取全楚

  • 雪泥书屋杂志

    四卷。清牟庭(生卒年不详)撰。牟庭又名牟庭相,字陌人,号默人,栖霞(今山东栖霞)人。乾隆六十年(1795)优贡生。曾任观城县训导等。牟庭学识渊博,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比较异同,考订经史,以成此书。书中以

  • 史集

    又译《集史》。伊利汗国拉施特奉旨主编的世界通史巨著。拉施特(Rashidal-Din,1247-1317)出身于波斯哈马丹的一个医生世家,曾任伊利汗国合赞汗宰相。此书撰于伊斯兰历700年(1300-1

  • 春秋五测

    三卷。清戴祖启(1725-1783)撰。祖启字敬咸,别字东田,号未堂,休宁(今安徽休宁)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学正。笃志经学,议论一以宋儒为宗。陕西巡抚毕沅延主关中书院,从游者很多

  • 吴氏遗著三种

    五卷,附录一卷。清吴凌云(?-1803)撰。吴凌云字得青,一字客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岁贡生,早年受业于养父,潜心经籍的研究,终生不入仕途。吴凌云独创以字解经之法,据许慎《说文解字》探索经义,确

  • 贻清堂日钞

    无卷数。明钱养廉(约1604年前后在世)撰。钱养廉,字国维,仁和(今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钱养廉官至吏部考功司郎中。生活、仕履多舛。著有《贻清堂日钞》。这部书记载万历中缙绅门户的内容更详尽一些,考查

  • 批点四书读本

    七卷。清高玪批点。是书就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原本,或录他家之说,或出己见,以朱原字刊于书的上下方以及行间,于句读之间记以点、圈或密圈,批语意在简括,兼注重字体字音,盖为便于初学诵习计。卷首有高玪序。该

  • 关中丛书

    八集,五十四种,二百零八卷。民国宋联奎编。宋联奎,陕西西安人。邵力子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时,认为东南各省,或一省,或一郡一县都有郡邑丛书,而陕西尚无,于是延请宋联奎主持编纂。是书上自汉唐,下至清代,凡乡贤

  • 读左索解

    十二卷。清王大经撰。大经原名日洪,字陆亭,浙江人,曾作过兰水颐山学官。此书成于道光癸未(1823)。他鉴于《左传》注本很多,世上流行各种版本,善者不多,不利于童蒙诵习,于是取陆粲《左传附注》、顾炎武《

  • 蓬莱观海亭集

    十卷。明潘滋(生卒年不详)编。潘滋,婺源(今属江西)人,其他事迹不详。观海亭在山东蓬莱阁,为观海市蜃楼之地。嘉靖二十九年(1550),潘滋为登州府(今属山东)推官,本书即此间承台檄所辑古来诗赋碑记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