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家年谱
二十卷。附存二卷。清杨希闵(生卒年不详)编辑。希闵字铁佣,江西新城人,曾为台阳海东书院院长。平生喜好谱录之学。十五家年谱目次为:汉诸葛忠武、唐李邺侯、唐陆宜公、宋韩忠献公、李忠定公、王文成公、汉徐征士、晋陶征士、欧阳文忠公、曾文定公、王文悫公、黄文节公、陆文公公、吴聘君、胡文敬公。现有光绪年刊本。
二十卷。附存二卷。清杨希闵(生卒年不详)编辑。希闵字铁佣,江西新城人,曾为台阳海东书院院长。平生喜好谱录之学。十五家年谱目次为:汉诸葛忠武、唐李邺侯、唐陆宜公、宋韩忠献公、李忠定公、王文成公、汉徐征士、晋陶征士、欧阳文忠公、曾文定公、王文悫公、黄文节公、陆文公公、吴聘君、胡文敬公。现有光绪年刊本。
二十四卷。清惠楝撰。惠楝,作有《周易本义辨证》,已著录。《后汉书补注》中只标所注的句子,书中以范晔作《后汉书》史事为主,杂引诸书,考究训诂,引证史实。采集群书编辑成书。把列传分为上中下三卷,为《后汉书
六卷。清梁鼎芬(1859-1919)撰。梁鼎芬,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光绪二年(1876)年举人,光绪六(1880)年进士,任湖北按察使。1917年与张勋共谋复辟,游说黎元洪,寻求支持,复辟失败
一卷。明曹煜(生卒年不详)撰。曹煜,浮染(今江西景德镇)人。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其仕履不详。他在书中自言曾为县令。此书皆为讲学之语,持论比较淳正,然多抄撮程颢、程颐之言。又以乡曲之私情,过于推
一卷。清徐松(1781-1848)撰。徐松字星伯,大兴(今北京市)人。嘉庆乙丑(1805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陕西榆林府知府。著有《西域水道记》、《新疆志略》、《西域传补注》、《唐两京城坊考》等
一卷。清勒保(1740-1820)撰。勒保,字宜轩,费莫氏,满州镶红旗人。初由监生充清字馆誊录、笔帖式,后由军机章京升任云贵、四川、两江总督。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在湖北起义,很快蔓延到四川、陕
六卷。元熊朋来(12546-1323)撰。朋来字与可,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是书大旨以为在礼堂之上侑歌,唯瑟而已,他弦莫侑。自瑟教废而歌诗者莫为之谱,故作《瑟赋》二篇发明其理。复援据古义,参以新意,定
十五卷。明黄正宪撰。正宪字懋容,号广寓居士,浙江嘉兴人。其兄黄洪宪,两人都喜欢谈《易》。洪宪有《周易集说》三卷,今未见传本。正宪此书用王弼之本,所注专主于义理。为说以程颐《易传》、朱熹《本义》为宗,用
二卷。清蒋超伯著。蒋超伯,字及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据集前序称:该诗集系清同治丙寅(1866)至戊辰(1868)夏之间,作者与友人方子箴“更相酬唱”而成,“或有作而和焉,或有无意而就焉。”因诗稿曾存放于
明王清一(生卒年不详)撰。关于清一的情况,史籍记载极略。书中自序作者自称先天风雷侍者,言万历壬辰(1592),“自京师奏太后,请武当山《道藏》经回。”可知其为明神宗时人。《化书新声》是清一取五代时谭峭
四卷。清郑瑞(详见《政学录》)撰。此书书名郑氏自序题曰《孙子汇征》,然其书每卷皆标曰《孙武子集解广义》,未知孰是。考历代史志及诸家书目,为《孙子》十三篇作注者不乏其人,然其书多不传。所传世者也多散入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