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唐二主词笺

南唐二主词笺

一卷。清刘继增(生卒年未详)撰。刘继增字石杳,江苏无锡人。继增得泰昌元年(1620)吕远刊本《南唐二主词》一卷,侯文灿既未曾见,而《词谱》所引,亦与此不同。与汲古阁抄本编次虽同,此多卷末〔捣练子〕一首,侯本亦无此阕。继增因以吕本为主,参校各本,并历引《南唐书》、诗话词话及宋元以来之笔记、文集等,为之笺注。凡校笺者,皆双行夹写。其原有校笺者,单行则仍保留,双行则冠原注二字。其版后失,其子遂检当日红印样本,重付铸铅排印,即今所通行之本。观其笺校,自为《南唐二主词》之善本。但中犹有可议者数端。《二主词》为南宋所编,半出真迹,最为可据。原注所引,非不可考。如曹功显即曹勋,孟郡王即孟忠厚,并见《宋史》。而继增全不留意,此其一失。〔破阵子〕一首,不似后主语气,袁文《瓮牖闲评》卷五辨论最确,而继增未引袁书,此其二失。中主〔浣溪沙〕第二首旧注,荆公问山谷云云,盖本于《苕溪渔隐丛话》五十九引《雪浪斋日记》。惟原文误作李后主,此改正为〔江南词〕。而继增不知为一事,复引《雪浪斋日记》于后,此其三失。后主〔捣练子令〕注云:“《词谱》注此词为冯延巳作,今案《阳春集》无此词,未知何据。”考《尊前集》有此词,即题冯延巳作。继增未能详考,此其四失。还有数处,继增又援用各书,又不著卷第,使阅者难于复检,亦失著书之体例。此为其失之处。有无锡公立图书馆校印本。

猜你喜欢

  • 全唐诗说

    一卷。诗评一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详见《弇山堂别集》辞目)。是二书载曹溶《学海类编》中。实则割削王世贞《艺苑卮言》抄为两卷。王世贞著作,初无此二名。《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

  • 尚书余论

    一卷。清丁晏撰。丁晏字俭卿,号柘堂,江苏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清代自从武进人臧琳力攻王肃作伪之后,附和他的人就越来越多,几成定论。丁晏出生较晚,也受到了这种风气的很大影

  • 诗广传

    五卷。王夫之(见《周易稗疏》)撰。王夫之对《诗经》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大量研究。他曾经遍注群经,除是书外,尚有《诗经稗疏》、《诗经考异》、《诗经叶韵辨》、《诗绎》等。或辨证名物训诂、或辨析异体、或考辨

  • 骈志

    二十卷。明陈禹谟(生卒年不详)撰。陈禹谟字锡元,常熟(今属江苏省)人。明神宗万历年间在世。万历中由举人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曾采掇诸书琐事隽语,著《广滑稽》三十六卷。并有《经籍异同》行世。本书摘取古事之

  • 皇舆考

    十卷。明张天复纂。张天复,字复亨,号内山,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云南副使。嘉靖十七年(1588),时张天复、柳文已有名于诸生间,应知县邀聘,同纂《山阴县志》。仕途后纂

  • 春秋要指

    一卷。清庄存与《详见《八卦观象解》)撰。该书与《春秋正辞》、《春秋举例》二书同为庄存与诠释《春秋》之作。庄存与治《春秋》主《公羊传》家法。《春秋要指》一书的目的在于通过考证《春秋》经文及各家解说,以推

  • 郭氏传家易说

    十一卷。郭雍(1091——1187)撰。郭雍,字子和,号白云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兼山先生郭忠孝之子。隐居陕州,乾道年间,旌召不起,赐号冲晦处士。承传父学,于《易》有独到见解,为兼山学派的

  • 现代吴语的研究

    六章。赵元任著。赵元任(1892.11-1982.2)又名宣重。祖籍江苏武进,生于天津。美籍著名语言学家。1925年后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兼哲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

  • 航澥遗文

    见《航澥遗闻》。

  • 谐铎

    清沈起凤(1741-?)撰。沈起凤字桐妻,号薲渔、红心词客,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二十八岁时中举,后屡试不第,五十岁前后,一度在安徽祁门县做过县学教官。一生穷困潦倒,主要靠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