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孝经直解

古文孝经直解

一卷。清曹若楠撰。曹若楠生卒、事迹不详。关于古文孝经的训释,司马光作有指解,朱熹就指解作有刊误,董鼎又就刊误作有大义,然而发挥尚不够。清初冉觐祖曾想依刊误另作训释而未成。曹氏本冉觐祖意作是书,博引宋元明诸儒之说,又大量引用冉觐祖说,与冉氏同时的陆桴亭、耿逸庵、汤潜庵、张杨园诸说,也间或引用。该书卷首有自序,其次辑《朱子语类》七条,再次辑司马光、范祖禹、真德秀、熊禾、曹端、吕维祺、陈龙正、吕维祮、冉觐祖说各一则,末尾附录《孝经系论》。该书认为,“不敢”二字,是一部孝经的骨髓;“爱敬”二字,是一部孝经的血脉;“立身”二字,是一部孝经的结穴;“不敢”、“毁伤”、“立身”、“行道”八字,是一部孝经全功;“昔者明王事父孝”一章,是一部孝经大效;“五致孝”,是一部孝经的全体。如此扼要概括,颇能包举全书,融会精旨。该书版本为光绪间刊本。

猜你喜欢

  • 郊居遗稿

    十卷。明沈懋学(1539-1582)撰。沈懋学字君典,号少林,一号白云山樵。宣城(今属江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谥文节。著有《郊居遗稿》。是书原题:宣城沈懋学君典著,温陵何乔

  • 所安遗集

    一卷。元陈泰撰。泰字志同,别号所安。长沙茶陵(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延祐二年(1315)进士。除龙泉县主簿。其曾孙朴辑其遗稿,编成此集。明成化中,其来孙铨等重刊。内“七言歌行居十之七八,大致气格近

  • 丹麓杂著十种

    十卷。清王晫(详见《遂生集》)撰。此书收辑杂文之书共十种。一、撰述《龙经》,拟禽经而作。二、撰述《孤子吟》,都是哭父之诗。三、撰述《松溪子》,都是笔记小品。四、撰述《连珠》,拟陆机体例。五、撰述《寓言

  • 稗传

    一卷。元徐显撰。徐显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四库提要》考其当为绍兴(今属浙江)人,而寓居于姑苏(今江苏苏州)。《稗传》亦称《稗史集传》,记载元末文人儒士王艮、柯九思、陈谦、葛乾孙、潘纯、陆友、王冕、王渐

  • 书斋夜话

    四卷。宋末元初俞琬(约1253-约1314)撰。生平事迹详见《周易集说》。俞琬精通易学及道家学说,著有《读易举要》、《月下偶谈》、《周易参同契发挥》、《易外别传》、《席上腐谈》、《阴符经注》、《元学正

  • 吕衡州集

    十卷。唐吕温(772-811)撰。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唐代文学家。河中(山西永济)人。早年曾师事陆质、梁肃。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及第,次年中博学宏词科制举,授集贤殿校书郎,后迁左拾遗。贞元二十

  • 加减灵秘十八方

    见《灵秘十八方加减》。

  • 司勋五种集

    二十卷。清王士禄(1626-1673)撰。王士禄,字子底,号西樵,新城(今山东桓台)人。与其弟王士祜、王士祯齐名,称为“三王”。顺治九年(1652)进十。累官吏部员外郎。充河南乡试正考官。因事免官,后

  • 春秋义补注

    十二卷。清杨方达(详见《易学图说会通》)撰。孙嘉淦著《春秋义》(参见该条),后又自毁其版,而方达曾得孙氏奖掖,于是为之删补其文而成是书。此书于《春秋》“三传”多取《公羊》《穀梁》而排斥《左传》,于诸儒

  • 乐陵县志

    八卷。清郝献明修,胡岳立纂。郝献明,宣府万全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十五年(1658)任乐陵县知县。胡岳立字万仞,慈溪县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户、兵两部尚书。邑志,创修于明万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