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棠书屋丛书

古棠书屋丛书

十八种,一百五十七卷。清孙錤、孙澍编辑。孙錤字野史,自号独学生,又号岷阳大布衣,蜀郫县(今属四川成都市)人。嘉庆时为国学生,但不事举业,与其弟孙澍构古棠书屋,闭门联榻,扬榷古今,不问外事。其为文力求奇崎,著有《蜀破镜》、《瘦石文钞》、《瘦石诗集》等。《古棠书屋丛书》为孙錤、孙澍兄弟共同辑刊,汇辑蜀贤著述及其兄弟所为诸书,共十八种,分经史子集四部。经部收宋司马光撰《增补太玄集注》一种;史部收清郭善邻辑评清孙澍赘论《商邱史记》、清孙澍孙錤辑《杜主开明前志·岷阳古帝墓祠后志》、清孙錤撰《蜀破镜》、清孙澍辑《国朝古文选》等四种;子部收清简绍芳撰《杨文宪公(慎》年谱》、清佚名辑《学宫礼器图》等二种;集部收宋司马光撰《司马温公诗集》、清何金堂撰《何竹有诗集》、清岳钟琪撰《岳容斋诗集》、清许儒龙撰《许水南诗集》、清费锡璜撰《掣鲸堂诗选》、清李调元撰《童山诗选》、清孙冯撰《小方壶试律诗》、清孙澍撰《孙春皋诗文钞》、元虞集撰《虞文靖公道园全集》、明费经虞辑费密李调元续辑《蜀诗》、清孙錤撰《瘦石文钞》等十一种。其中《蜀诗》录入蜀诗人二百六十四家、选诗一千一百七十六首,对蜀中文献罗网颇备;《蜀破镜》记张献忠屠蜀之事,颇有价值。总的看,丛书保存了大量蜀中著述,颇可珍贵。但采辑前人之书无甚发明,断制无序,刊刻不精,是其明显短处。通行本为清道光中鹅溪孙氏刊本。

猜你喜欢

  • 填词名解

    四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毛先舒字稚黄,一名骙,字驰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即能诗,与陆圻、柴绍炳、吴百朋等人相倡和,时称“西泠十子”。著有《声韵丛说》、《思古堂十四种书》等。本书主

  • 读《缁衣集传》

    一卷。清朱琦(1803-1861)撰。朱琦,字濂甫,广西临桂县(今广西桂林)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改庶吉士,由翰林院编修补福建道御史,与陈庆镛、苏廷魁有三御史之称。太平天国起义,朱琦回籍办团

  • 说文本经答问

    二卷。清郑知同撰。郑氏生平著述,见《说文浅说》。是书因子弟之问,反复推详以明许书纲领。其大旨是:许君之学至清代而大显,有段氏作注而益昌明,其所阐证于故训经义,贯穿精博处,独有千古,自是绝作,学者取之不

  • 儿女英雄传

    四十一回。署“燕北闲人著”,今已知作者为晚清文康。文康(1798-1872)是满族镶红旗人,姓费莫,字铁仙,号晋三,出身于显贵世家,自己也做过几任官,晚年家道中落,“块处一室,笔墨之外无长物”,著此书

  • 席氏读说文记

    十五卷。清席世昌(生卒年不详)撰。世昌字子侃,常熟(今属江苏)人。关于此书的成书经过,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载:“子侃得惠校《说文》本(即《读说文记》)而善之,欲推广其义例,作《说文疏证》,草创未就

  • 文洁集

    四卷。明邓以赞(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邓以赞,字定宇,江西新建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文洁。以赞早以孝行而闻名。晚退居西山三十年,以清介为世所重,而无所著述。此本

  • 宋朝事实

    二十卷,宋李攸撰。李攸,字好德,江阳(今四川泸州市)人。其生卒年月不详,曾官承议郎。其书原共有六十卷,前三十卷流行后,后三十卷因书中有涉及秦桧的内容,而未能公诸于世。今本二十卷是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

  • 息斋藏书

    十二卷。清裴希度(生卒年不详)撰。希度字晋卿,号中庵,阳曲(今属山西省)人。明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监察御史。入清后任太常寺少卿。是编皆其讲学之文。卷一《儒经撮要》;卷二《道统中一经》,卷三、四

  • 十三经歌诀标射谱

    二卷。清杨裕藻撰。裕藻字献堂,山东滕县人。是书为便于初学切字而作。所收《十三经》及《四书》之字凡六千七百三十二字,不见经传之字凡九千九百九十字。按四声制谱,各以三十六字母领之。其标射云者,凡两字之切,

  • 都氏铁网珊瑚

    二十卷。明都穆(详见《壬午功臣爵赏录》条)撰。此书与世传朱存理之《铁网珊瑚》同名。但朱存理之书分书品、画品二门,备录、题跋印记,被张丑、郁逢庆所宗。而此书则前四卷皆为都穆所作诸书题跋及诸画题跋。卷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