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韵学源流

古韵学源流

十二章。近人黄永镇撰。黄氏安徽合肥市人,章太炎黄侃弟子。卷首录太炎致永镇书,及黄永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一月题辞,云:“言古韵者不一家,自宋郑庠肇分六部,清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诸人各有启发,古韵部始有今日之美备,此一事也。明陈第始明古本音,此又一事也。戴震以二平配一入,孔广森据以定阴阳对转,严可均扬其余波,又知泛转之理,中国语言得以观其变转之由,此又一事也。段玉裁能知古无去声,吾师蕲春黄氏更知古无上声,古四声与今不同,则又大明,此又一事也。近三百年来,古韵之学大盛,惟兹四事,灿然可观。是故寻其端绪,著其源流,则今日讲声音语言者所有事也。永镇愚昧,忝述是编,规模初具,其有采摭未周,判分未密,赖有通人进而修饰润色之。不独专明古韵已也,至于‘卫国性、类种族’,是亦有补于政教所不及也。”书分十二章:曰古韵起源第一、古韵界域第二、古韵取材第三、古韵分部第四、二十九部表第五、古韵读法第六、本韵通韵转韵第七、对转第八、泛转第九、古四声与今不同第十、古无去声第十一,古无上声第十二。是编于古韵源流叙述简明,条理清晰。其于古韵分部,起于郑庠六部,止于黄侃二十八部,历顾炎武(十部)、江永(十三部)、段玉裁(十七部)、戴震(二十五部)、孔广森(十八部)、王念孙(二十一部)、江有诰(二十一部)、张惠言(二十部)、严可均(十六部)、刘逢禄(二十六部)、黄以周(十九部)、章太炎(二十三部)诸家韵部分合,详具原委。而谓古韵至黄侃氏之二十八部分析至密矣。永镇云:“古韵部分,自孔广森分入声屋沃以配侯、幽二部,历王念孙、江有诰、张惠言、严可均、黄以周、夏炘、龙启瑞诸人,皆遵用孔氏屋沃分承侯、幽。今谓宜依戴氏之理,孔氏所分,就蕲春黄氏二十八部,增入声一部,为二十九部,庶几前人应分者尽分矣。”遂列《二十九部表》,其新增入声曰肃部,云:“此部新增,《广韵》诸目无可表音之字,今依江有诰中部、刘逢禄愚部例,取部中一字名曰肃部,古音即以肃为准。”辖《广韵》屋(三分之一)、沃(半)、觉(三分之一)、锡(四分之一)。“肃”部与“萧”部相配。是书有民国间商务印书馆《国学小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方德望神父小传

    一卷。法国人艾葆德译。袁承斌、丁汝成合译为汉文。方德望字玉清,崇祯三年(1630)至中国与高一志在山西传教,后又到陕甘等地传教,曾到北京研究历法,顺治十六年(1659)病故。传说他能“驱蝗伏虎”,教中

  • 夏小正小笺

    四类。清王贞(生卒年不详)撰。王贞,字彦明,别号月池主人,安徽婺源人。书首有自序,略言:“先民有言,《夏小正》即孔子得夏时于杞之书,汉太傅戴氏尝为之传,合而订为礼书。隋唐以降,有别自为卷行世者。宋政和

  • 粤中偶记

    一卷。明末清初人华复蠡撰。华复蠡,江苏无锡人,生卒年月不详。明末曾官广东临高县知县,罢官后流寓两粤。《粤中偶记》即记其居粤时事。书中首述顺治元年(1644)其抵临高任,遇黎民变乱破城,遂遭罢官,旋抵肇

  • 茹茶轩文集

    十一卷。清张锡恭(生卒年不详。)撰。张锡恭上海娄县(今松江)人。著有《丧服郑氏学》。此编分十一卷,收文一百六十篇。其中修礼刍议二十篇、释服三十八篇,其它包括赋、议、考、辨、解、说、论、述、赞等。有民国

  • 宛邻书屋古诗录

    十二卷。清张琦(生卒年不详)编辑。张琦,约道光、同治间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嗜读书,其书斋名宛邻书屋。著作颇多。有《宛邻诗》、《白斋诗集》、《战国策释地》等。此集简称《古诗录》。所录诗上始西汉,下至隋

  • 吉金文录

    四卷。吴闿生集释。吴闿生,字北江,吴汝纶之子,安徽桐城人。吴氏善古文辞。书中辑集殷周彝器铭文共四百一十四编,附录汉唐以来镜铭四十四首,都为考释。吴氏虽非专精金石文字,然其中改订前人谬误,亦往往有可取者

  • 在官法戒录

    四卷。清陈宏谋著。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雍正进士,乾隆间官至两广总督、署湖广总督、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为一代名臣。本书是他任地方督抚大吏时所作。书前有自

  • 说文字原考略

    六卷。清吴照辑。参见《说文偏旁考》。是编辑于《说文偏旁考》后。卷首有段玉裁序、王鸣盛序及吴氏自序。卷一录《说文》、《玉篇》、释梦英之偏旁,附以张有《复古编》之“笔迹小异字”。卷二录《汗简》、《六书字原

  • 老子章义

    二卷。清姚鼐(详见《九经说》)撰。《老子》一书,传世已久,难断真伪,诸家著注本虽多,但却各执一端。姚鼐认为河上公注释的《老子》所分章数,甚是不妥。因而根据自己主观所想而作《老子章义》。此书篇章字数不定

  • 历代寿考名臣录

    不分卷。清洪梧编辑。该书录西周至明代七十岁以上且官至卿位以上之臣。由于采录仅依据正史,故不无遗漏,而名臣中亦有碌碌无为者。书中有洪梧序,作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现有文学山房活字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