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增订汉魏丛书

增订汉魏丛书

九十六种,四百七十四卷。清王谟重编。王谟字仁圃,一字汝上,江西金溪(今属江西省)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年间进士,授建昌府学教授,在官肆力于撰述,后告归。著有《读书引》、《汉唐地理书抄》、《江西考古录》、《豫章十代文献略》、《经说》及杂著、诗文集等。《增订汉魏丛书》是其于教授任上时所编,感于何允中《广汉魏丛书》本谬讹较多,因予分别订正,重编目次,并由《唐宋丛书》中选十种汉魏人著作补入其中。本书还参考《文献通考》等典籍,分疏汉魏古籍之师承源流,作为跋语附于卷末,于汉魏学术流派多有发明。但其参订过程中不取善本,致使何本之很多脱误一仍其旧,《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就此批评说:“虽合于不敢轻改古书之义,实不免因陋就简、沿谬承讹之诮焉。”今传版本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王(谟)氏刊本和乾隆五十七年重刻本,另有清光绪二年(1876)红杏山房刊民国四年(1915)蜀南马湖卢树楠修补印本、清光绪六年(1880)三余堂刊本、清宣统三年(1911)上海大通书局石印本等。

猜你喜欢

  • 贺氏丧服谱

    一卷。晋贺循(260-319)撰,清马国翰辑。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其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以陆机疏荐,官至

  • 释草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专释草名,全书十四篇文章。每释一种草本植物,必据《尔雅》、《说文》、《本草纲目》、《群芳谱》等书,考辨异名,分析异同,探究源流,论定是非。所言尚颇取证于

  • 适适斋鉴须集

    七卷。明陈玉辉(约1616年前后在世)撰。陈玉辉,字达卿,号荆碧,福建惠安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九(1601年)进士。官至南京监察御史。所著有《客客轩散言》、《皇草》、《公余课儿草》、《岳阳草》诸种。

  • 过江集

    四卷。清史申义(1661年-?年)撰。史申义,字叔时,一字蕉饮,另说号蕉饮,江苏江都人,卒年不详。十五岁补诸生时,已凭《琼花赋》、《霜钟赋》等篇闻名于时,与同乡顾图河用诗学相切磋,故同有诗名,时称“维

  • 水牛经

    三卷。旧本题唐造父撰。造父生平事迹不详。书中序称:唐朝武则天垂拱二年(687)八月,收得一水牛有病。造父奏言,水牛与黄牛形貌相同,但治法不同,若依黄牛用药治疗水牛,则错。于是造父编辑此书,书中共有四十

  • 四书读注提耳

    二十卷。清耿埰撰。埰字锡公,河南襄城(今河南襄城)人。是书卷首有高玢序及例言。大旨认为四书宜遵《朱子章句集注》,但他书发明注理者,义多旁出,不必尽合集注原意。大凡朱子注书不拘一例,有断论者,有推原者,

  • 春秋内传古注补辑

    三卷。清冯明贞撰。明贞,慈溪(今浙江慈溪)人。该书辑录汉、魏学者对《左传》的解说,以补前人辑录之未备。有光绪己丑(1889)味义根斋刊巾箱本。

  • 仪礼礼服通释

    六卷。清凌曙(1775-1829)撰。凌曙字晓楼,一字子升,江苏江都(今江苏省中部)人。监生,博览载籍,兼工文词,治经传不为俗学。初为香作佣役,后师事沈钦韩、刘逢禄等,旋充塾师,后入京为阮元校辑《经郛

  • 西园遗稿

    不分卷。明汪茂槐编。汪茂槐,字迁植,安徽绩溪人。生卒不详。以岁贡授河南宜阳主薄。是编一《康范诗集》,宋汪晫撰。二《北游诗集》,宋汪梦斗撰。茂槐为二人裔孙,复合而刻之。“西园”者为汪氏所居里名。后有外集

  • 黄山领要录

    二卷。清汪洪度撰。汪洪度,字于鼎,安徽人。其结庐于始信峰顶,读书十载。爱黄山奇丽,则于古今流传之迹,峰峦松石之奇,撮其大要,撰成此书。《黄山领要录》知不足斋丛书本,共二卷。卷一,黄山(附长洲朱鹭、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