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夷坚志

夷坚志

五十卷。宋洪迈(详见《容斋随笔》)撰。书名取《列子·汤问》“夷坚闻(怪异)而志之”之意,取材广泛,内容芜杂,凡梦幻杂艺,冤对报应,仙鬼神怪,医卜妖巫,忠臣孝子,释道淫祀,贪谋诈骗,诗词杂著,风俗习尚等事,无不搜求笔录。大多神奇诡异,荒诞不经。其中一部分录自六朝志怪小说及《太平广记》等书,较有资料价值。某些轶闻、掌故、民俗、医药等方面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为研究宋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不少可资考证的材料。《夷坚志》原书四百二十卷,分为初志十集,每集二十卷;支志十集,每集十卷;三志十集,每集十卷;四志甲乙二集,二十卷。作者生前即按完成时间先后,有多种刻本、抄本行于世,但因卷帙甚繁,多已散佚。《四库全书》所收者,乃支志五十卷,为全书的八分之一。1981年中华书局以涵芬楼刊本为底本,出版的何卓校点本有初志甲乙丙丁,支志甲乙丙丁戊庚癸,三志己辛壬,及搜补之二十六卷,约为全书之半。其它版本有八十卷本宛委别藏本、光绪五年刻本陆心源校、《十万卷楼丛书》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又明嘉靖刊本、清乾隆戊戌钱塘周氏刊巾籍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五十卷。

猜你喜欢

  • 罗田王氏校印乡哲遗书

    六种,十卷。清王葆心(1864-1944)编。王葆心,字季芗,别号晦堂,湖北罗田人。光绪年间举人。历任礼学馆纂修、学部主事、礼部郎中等。民国时任北京图书馆总纂、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等职。著作有《古文辞通

  • 周易篇第

    四卷。清李荣陛撰。李氏著有《易考》、《易续考》等,其论尚有依据。此书专论周易篇第,内容为举要、上经、下经、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依次叙说。其举要云:“古易经传别卷,注疏家逐卦分为八节,各以彖

  • 资麈新闻

    七卷。清魏裔介(详见《多识集》)撰。《资麈新闻》是抄撮一些杂说著作而成,主要内容卷一论述鬼神类,即幽冥因果,还魂托生之事。卷二论述阴阳类,都是方术家言,出自神枢经、洞元经、人元秘枢经之书。卷三论述词赋

  • 吕公实政录

    七卷。一名吕新吾先生实政录。明吕坤(详见《四礼疑》条)撰。此书,所载均为吕坤历官条约之类。第一卷为明职,第二卷至第四卷为民务,第五卷为乡甲约,均是吕坤任山西巡抚时所作。第六卷为狱政,第七卷为宪约,是吕

  • 御题浙江藏书诗

    一卷。清彭元瑞(生卒年不详)编。彭元瑞,生平籍贯不详。该诗帖共包括九种藏书诗。由于乾隆甲午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浙江进呈九种宋板书,抄存《四库全书》后,仍送还原藏家,清高宗乾隆便在每部之上各有题诗。其

  • 汉儒传易源流

    一卷。清纪磊撰。此书以朱彝尊《经义考》中内容为线索,对汉代诸儒及其易学著作全部收入。魏晋以后,凡见于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李鼎祚《周易集解》者,则全部收入,其它一概不录。此书目的在于

  • 罗马志略

    十三卷。无撰者人名。英国人艾约瑟(Joseph,Edkins)译。艾约瑟,英国教士、汉学家。所译西方史书,在当时中国社会有一定影响。书十三卷,卷首为小引。分三节,一、读罗马史便悉欧洲近事。二、罗马史载

  • 西学凡

    一卷。附录 唐大秦寺碑 一篇。明时意大利人艾儒略(详见《职方外纪》条)撰。此书成于天启三年(1623),为《天学初函》之第一种。书中所述皆为意大利建立学校,培育人才的方法。共分六科,即勒铎理加(文科)

  • 陈惕奄经说

    一卷。清陈玉树撰。玉树,字惕奄,江苏盐城(今江苏盐城县境内)人。同治年间(1862-1874)举人。生卒年不详。有《后乐堂文集》,未刊。这一本书共《书》三篇、《诗》十七篇、《左氏传》三篇、《孝经》一篇

  • 篆刻针度

    八卷。清陈克恕撰。陈克恕字目耕,又字吟香。浙江海宁人。著有《砚说》、《笔谈》、《篆学经眼》、《印人汇考》等书。此书前有乾隆五十一年(1787)翁方纲序,接下还有桂馥序,其次为例言八则,例言后分卷,卷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