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婆数槃豆法师传

婆数槃豆法师传

一卷。陈代三藏法师真谛(499-569)译。真谛,梵文音译为“波罗末陀”,亦名“拘罗那陀”,又译为“拘那罗陀”,意译为“亲依”。为南朝梁、陈时代僧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印度优禅尼国人,后到扶南(今柬埔寨)传法。应梁武帝之请,于中大同元年(546)到达南海(广州),两年后来到建康(今南京)后游历各地,转而专心译经。他奉梁武帝之命,从清泰二年至承圣三年于正钦寺译出经论十部,二十卷。侯景之乱后,他避乱至广州,刺史欧阳请他住制旨寺译经,自陈永定元年至泰建元年,又译经四十部,共一百二十九卷。前后所译大都是有关无著、世亲所创的法相宗经籍。其译婆数槃豆法师传,即是宣扬此宗之作。《婆数槃豆法师传》大致记述世亲,无著事迹也见载其中。无著与世亲原是昆弟,世亲同名婆数槃豆沙,后人以婆数槃豆沙专指世亲。因此,此传就是世亲的传记。世亲,约四五世纪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国人,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他博学多闻,遍通典籍,后从师佛陀蜜多罗法师。有称他遍通小乘十八部教义。不信大乘,认为大乘是“非佛所说”。因无著苦劝,转从兄遍学大乘教义,并广著大乘论书,解释《华严经》、《大涅槃经》、《法华经》、《般若经》、《维摩经》、《胜鬘经》等。并著书详论瑜伽行派理论。著述很多,主要有《大乘庄严经论释》、《辩史边论》、《金刚经论释》、《十地经论》、《净土论》、《二十唯识论》、《唯识三十论颂》、《摄大乘论释》、《大乘成业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佛性论》等书。《婆数槃豆法师传》对了解世亲生平及其佛教信仰等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见版本有大正藏本。

猜你喜欢

  • 南雍诫勖浅言

    一卷。明傅新德(生卒年不详)撰。傅新德字元明,又字商盘,定襄(今属山西)人。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赠礼部右侍郎。此书是任国子监司业署祭酒时训导诸生之文。凡诫言八条,为《淫荡》、

  • 礼记审议

    二卷。清叶大庄(?一1898)撰。叶大庄,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字临恭,号损轩,室名有小玲珑阁(有《小玲珑阁词》)、曼殊庵、偕寒堂(有《偕寒堂校书记》)、写经斋(有《写经斋》文稿等),一作写经堂。同治

  • 春秋比事参义

    ① 一卷。清潘相(详见《周易尊翼》)撰。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师方苞曾撰《春秋比事》,起于王室伐救,终于阙文,共八十五目,事同而书法互异之处加以条例。潘相受北宋学者张载启发,认为《孟子》多与《春秋》相发明,

  • 逊国忠记

    十八卷。明周镳撰。镳字仲驭,金坛(今属江苏)人。生卒不详。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福王时被马士英、阮大铖所杀。该书主要记载明惠帝建文之变中死难诸臣的事迹。体例上以职官分类,于诸臣姓名

  • 尚书地理今释

    一卷。清蒋廷锡(1669-1732)撰。廷锡字扬孙,号西谷,一号南沙。江苏常熟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康熙举人,赐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廷锡秉公执政,革除种种弊端,参赞机务,缜密周详,少工诗,善画花

  • 青浦县志

    三十卷,首二卷,末一卷。清汪祖绶等修,熊其英、邱式金纂。汪祖绶,清光绪初年知事青浦县。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王圻纂有《青浦县志》八卷,仅存四卷。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王昶续纂之,至光绪五年

  • 突星阁诗钞

    十五卷。清王戬(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王戬,字孟谷,湖北汉阳(今湖北武汉)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四十七年(1708)副贡生。与同邑李以笃、彭心锦、文师鸿、江颖齐名,时称“汉阳五家”,他博学,工诗及

  • 群书纂类

    十二卷。明袁均哲(生卒年不详)撰。袁均哲字庶明,建昌(今属四川省)人。正统中官郴州知州。此书为临江张九韶《群书备数》补其缺遗,加以注释。共十三门,一百二十三事,一千四百三十四条。

  • 易存

    无卷数。清朝萧云从撰。萧云从字尺木,安徽芜湖人。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年副榜贡生。该书是萧云从八十岁时写的。该书以数言易,而其数乃以律吕历算为宗,又旁及于三命六壬之术。前列易存四学一条,称“学者先

  • 玄中记

    一卷。晋郭璞(详见《尔雅注疏》)撰。又称《郭氏玄中记》、《元中记》。《隋志》、《唐志》无目,惟《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收录,作一卷,未题撰人。南宋人罗苹在《路史发挥》卷一《论槃瓠之妄》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