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纬

孝经纬

①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据《隋志》,纬书类有《孝经钩命决》、《孝经援神契》、《孝经内事》三种,复引七录有《孝经杂纬》、《元命包》、《古秘援》等十二种。黄氏辑本以《孝经钩命决》、《孝经援神契》以及《内记图》别行,而以其余总为孝经纬。此辑本内分《孝经中契》、《孝经石契》、《孝经左契》、《孝经契》、《孝经右秘》、《孝经威嬉拒》、《孝经章句》。因文字零落不全,原书命名之意,也多不可晓。中契左契右契三名,指契合于天地鬼神而言。而左中右之分,则不知缘何。孝经契一条,引见开元《占经》,疑由中左右三契脱略而来。孝经右秘之名,大概说天人感应之道秘密难晓。《孝经威嬉拒》中仅有一条,辑自《御览》,言去恶鬼之方,颇有威拒之意。《孝经章句》撰者不详,《隋志》《唐志》皆无其目。辑本所载诸条,均言五星占验事。《孝经纬》的版本为汉学堂辑本。② 一卷。清赵在翰编辑。此书辑诸书所引泛称孝经纬者,所辑凡二十条,附注一条。二十条中“周有千八国诸侯,尽京师之地,不足以容,不合事理”条,《穀梁传》杨疏,统共释为孝经说文。在翰据范氏集解引《五经异义》,文中有“若今诸侯,京师之地,皆有朝宿之邑”,由此可知上条所引只有“周有千八国诸侯”句为引用纬文。另外,“周有百八国诸侯”七字已见《援神契》,辑入《孝经纬》似不妥。所附宋均注,引郑玄《六艺论》叙孝经,云“玄又为之注”,表明郑玄做过《孝经注》。该书版本为嘉庆刊《七纬》本。

猜你喜欢

  • 唐贤名画录

    见《唐朝名画录》。

  • 野柏先生类稿

    八种,十六卷。清宋在诗(生卒年不详)撰。宋在诗字雅伯,号宜亭,别号野柏,晚年更号文垣,安邑连城(今属山西省运城县)人。康熙年间进士,雍正元年由翰林院庶吉士提督四川学校。受先儒理学及曹于汴《仰节堂集》影

  • 孟子赵注补正

    六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是书补正赵岐《章句》,多所发明,其于“孟子见梁惠王”,谓游梁断在游齐前。赵说不可从。又“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节,谓《论语》言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此夫子自知

  • 匡林

    二卷。清毛先舒(详见《声韵丛说》)撰。本书皆是先舒议论之文。其阅考苏轼《志林》所记诸事,并取他人论同一事的文句一并录入,进行驳正论说,形成若干篇。是书立名《匡林》,当为匡正《志林》之意,或取聚众意谓“

  • 春秋或问

    ① 二十卷。附春秋五论一卷。吕大圭(生卒不详)撰。吕大圭字圭叔,号朴乡,南安(治今江西大余)人,宋代经学家。淳璠进士,官至朝散大夫,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子编修,实录检讨官,崇政殿说书。出知漳州军、节

  • 论语随笔

    二十卷。清牛运震(1706-1758)撰。运震,字阶平,号真谷。滋阳(今山东兖州)人。雍正进士,官至平番知县。其博涉群书,通经义。于金石考据为最深。有《空山易解》、《金石经眼录》、《空山堂春秋传》、《

  • 玉泉山寺志

    三卷。清栗引之撰。栗引之,字长伯,湖北当阳人。此志共三卷,上卷:山水、营建、公据、事纪、古迹、释宗、护法;中卷:词翰;下卷:诗。是志考玉泉山东离当阳县治三十里,西距宜昌府一百二十里,介于青溪紫盖之间。

  • 濯旧稿

    一卷。明王俊(生卒年不详)撰。王俊字机翁,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庄。此书内容多以周子、程子、邵子、张子之言击排朱子,同时也极力攻击陆九渊。但其学说仍坠

  • 建始县志

    四卷,清袁景晖修。袁景晖,字龙溪,河南光山人,举人,官建始知县。县志明以前无可考。康熙初知县吴李芳创修县志,粗备修举。二十四年(1685)知县武令模续修,草创成篇,采择不精不详。四十三年(1707)知

  • 欹枕集

    残存七篇。话本小说集,明洪楩编刊的话本小说总集《六十家小说》(今刊书名《清平山堂话本》)中第四集。残存七篇为:《羊角哀死战荆轲》、《死生交范张鸡黍》、《老冯唐直谏汉武帝》、《汉李广世号飞将军》、《夔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