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安徽通志

安徽通志

二百六十卷,首六卷。清陶澍、邓廷桢修,李振庸、韩玫纂。陶澍(1779-1839),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由编修历给事中,授川东道,迁山西按察使,清道光元年(1821)擢安徽布政使,三年正月授安徽巡抚,同年五月调任江苏巡抚,十年总督两江。撰有《陶渊明集注》等。邓廷桢,字嶰筠,江苏江宁人,清嘉庆六年进士,由编修知府擢湖北按察使,道光初历江西、陕西布政使,六年授安徽巡抚,九年以修安徽省志告成,十五年擢两广总督,十九年调任两江总督,旋调云贵及闽浙,二十六年巡抚陕西,卒官。清初平定江南,改置江南省,设江南布政使司,统领上下两江,司置江宁。顺治十八年(1661),增设左右布政使,以左布政使司领安徽。康熙五年(1666)分省,始设安徽巡抚,治所置安庆。分省后,安徽志乘未有专书,惟有《江南通志》采辑皖江事实,且《江南通志》自乾隆元年续修,迄道光已越百年,纂辑专书势不可缓。道光五年(1825),安徽巡抚陶澍奏请创修省志,设局纂辑,规模粗定。适陶澍调任江苏,邓廷桢奉命巡抚安徽,复赓续之,自乙酉(1825)之夏,迄于己丑(1829)之春,采访撰校,越五载而志书成。此志仿《江南通志》例,列志十,每志以类分附,共七十二类。卷前列序文、纂辑职名、凡例;卷首一至六卷备载诏谕及御制诗文;卷七至四十三舆地志:星野、疆域、图说、建置沿革表、形势、山川、风俗、城池、公署、关津、古迹、坛庙、寺观、陵墓;卷四十四至四十九河渠志:江、淮、黄河、运河、水利、水利治绩;卷五十至六十四食货志:田赋、户口、徭役、漕运、关榷、杂课、盐法、蠲赈、积贮、物产;卷六十五至七十二学校志:历代学校考、祀礼崇封考、学宫、书院、试院;卷七十三至八十四武备志:兵志、兵事、江防、驿传、铺递;卷八十五至一百十四职官志:文职、武职、名宦;卷一百十五至一百三十八选举志:进士、举人、武进士、武举、拔贡、副贡、荐辟、仕籍;卷一百三十九至二百四十四人物志:名贤、宦绩、忠节、儒林、文苑、武功、孝友、义行、隐逸、方技、流寓、仙释、列女;卷二百四十五至二百五十六艺文志: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卷二百五十七至二百六十杂类志:祥异、摭记、辨讹。此志全以《江南通志》为纲,记载悉从其旧,删繁就简,择要集录,既包揽全省,又与所属府州县志有所区别。有清道光五年(1825)安徽通志稿纸抄本、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清道光间红格写本。

猜你喜欢

  • 游荐山集

    四卷。宋游酢(1045-1115)撰。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萧山尉。近臣荐其贤,召为太学录,两为太学博士。历知汉阳军、和、舒、濠三州。曾师程颐、程颢,与杨

  • 明季新乐府

    二卷。《附录》一卷清胡介祉撰。生卒年未详。胡介祉字存仁,号循斋,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礼部尚书衔。秘书院学士兆龙之子。康熙间官湖北佥事道。此书共六十首,皆咏明季事。每首各有小序,注其本末。时《明史》尚

  • 芝园秘录初刻

    七种,十四卷。明茅瑞征(详见《虞书笺》)编辑。丛书汇辑宋人杂著七种:《易说》二卷,宋吕祖谦撰;《诗论》一卷,宋程大昌撰;《二老堂杂志》五卷,宋周必大撰;《东南防守利便》三卷,宋吕祉辑;《杨公笔录》一卷

  • 日本源流考

    二十二卷。王先谦撰。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洒,江苏学政等。中日甲午战争后,主张振业工业,办公司,反对戊戌变法。武昌起义后,闭门著书

  • 督抚经略疏

    八卷。明李遂撰。李遂,字邦良,丰城人(今属江西省丰城县)。嘉靖进士,历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倭寇海门时,李遂悉付平之,前后历二十余载。累擢南京参赞尚书。李遂博学多智,长于用兵,然亦善逢迎,由此益眷遇。

  • 别本彭惠安公文集

    七卷。《附录》一卷。明彭韶(1430-1495)撰。彭韶,字凤仪,莆田(今属福建)人。天顺元年(1466)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累官至刑部尚书。著有《政训》。韶所著诗文曾编成《从吾滞稿》,后改名

  • 小学纂注

    六卷。清高愈(详见《高注周礼》)撰。是书将陈选旧注略加删订,后附《总论》及《朱子年谱》。《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 云溪居士集

    三十卷。宋华镇(约1094年前后在世)撰。华镇,字安仁,会稽(今浙江绍兴县)人。生卒年不详。元丰二年(1079),进士及第,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其学术大抵以王安石为宗,且与蔡京、章惇等赠答往来,

  • 石门县志

    ①五十五卷,首一卷,清苏益馨等修,梅峰纂。苏益馨,晋宁人,曾任石门县知县。梅峰,邑人,举人,曾任晃州厅训导。《石门县志》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为五十五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星野。卷二,图考。卷

  • 云台编

    三卷。唐郑谷(851-910)撰。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省)人,光启进士、诗人,官至县尉,右拾遗。五岁启蒙,受知于李明、马戴,马戴称许他“它日必垂名”。七岁能吟诗,司空图赞许他“留为一代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