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宣和北苑贡茶录

宣和北苑贡茶录

一卷。附北苑别录 一卷。《宣和北苑贡茶录》,宋熊蕃撰。熊蕃,字茂叔,号独善先生,建阳(今福建建阳县)人。生卒年不详。工吟诗,善属文,以王安石之学为宗。著作有《宣和北苑贡茶录》。是书先述建茶历史,继述建茶优劣发展变化情况,主述建茶采焙入贡法式。书中有图三十八幅,书后附以采茶诗十章。据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其书原未有图,熊蕃之子校书郎熊克,在淳熙年间刻刊此书时增入。《北苑别录》,宋赵汝砺撰。赵汝砺,曾任福建转运使主管帐司,生卒年及其它事迹均不详。《北苑别录》有御园、开焙、采茶、拣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细茶第一纲、细茶第二纲、细色第三纲、细色第四纲、细色第五纲、先春两色、续入额四色、粗色第一纲、粗色第二纲、粗色第三纲、粗色第四钢、粗色第五纲、粗色第六纲、粗色第七纲、细色五纲、粗色七纲、开畬、外焙等二十七篇,对《宣和北苑贡茶录》加以补充。所言水数赢缩、火候淹亟、纲次先后、品目多寡,极其详尽清晰。宋代记载贡茶之书不少,但多已不传,流传下来的大多疏漏简略,唯此二书,言当时贡茶最详,所载模制器具,颇多新意。可资后世借鉴考证。现存《读书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乾隆翰林院钞《四库》底本、钞本等。

猜你喜欢

  • 赣榆县志

    十八卷。清王豫熙修,张謇纂。张謇(1853-1926),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状元。早年入淮军吴长庆幕府,清末发起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光绪十四年受聘编纂

  • 历代甲子考

    一卷,清黄宗羲(1610-1695)撰。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黄宗羲从学刘宗周,青年时领导“复社”,反对宦官权贵,几遭杀害。清兵南下,召募义兵抗清,被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入

  • 易例举要

    二卷。清吴鼎撰。吴鼎字尊彝,号易堂,金匮人。乾隆十六年(1751)荐举经学,授国子监司业,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后来降补侍讲。此书仿照《周易折中》卷首义例而更加推衍。上卷多是编辑先儒之说,下卷多是吴鼎本

  • 孟子识

    一卷。日本物茂卿撰。是书不分章节,系杂记体。有涉议论者,有涉考证者,其独到之见往往与古契合。由立于汉宋学派之外,不为所囿。如其解“五十衣帛,七十食肉”,引《王制》“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以为人饮

  • 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

    见“韵学大成”。

  • 无竞先生诗

    三卷。清吴鸿纶撰。吴鸿纶字儒钦,号无竞,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吴鸿纶世为望族,少承家学,却屡试不第,平生以文字抒怀,至老不倦。吴鸿纶为诗风格峻拔,由纤丽而日渐淡泊,自认为诗得力于“淡”字。如集中《冬

  • 明通纪述遗

    十二卷。明卜世昌,屠衡校订。卜、屠皆秀水人。事迹不详。该书仿《新唐书》,各署姓名例。其书补陈建明《通纪》之遗。起元至正十一年(1351),终于明隆庆六年(1572)。编年记载,多拾稗史之言,冗杂特甚。

  • 汴京遗迹志

    二十四卷,明李濂(1489-1566)撰。李濂,字川父,明代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正德八年(1513)举乡试第一,次年举进士,授沔阳州知州。后任山西按察司佥事间,提学缺额,就兼理其事。嘉靖五年(152

  • 笑岩集

    四卷。明代释德宝(1512-1581)撰。德宝,字笑岩。晚年居北京柳巷精舍,以禅道接引诸方学者。袾宏、真可、德清等都曾从他叩问禅要。所作《笑岩集》,亦称为《笑祖语录》,为语录体佛书。德宝录集平生学法所

  • 奇晋斋丛书

    十六种,十九卷。清陆恒编辑。陆恒字子章,一字梅谷,浙江平湖(今浙江平湖)人,又号巢云子,诸生出身,隐居胥山,藏书甚富,工于诗画,有《梅谷集》。其为人颇喜藏书刻书,热衷于文化传播事业。本丛书所收多为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