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寰宇访碑录

寰宇访碑录

十二卷。清孙星衍、邢澍撰。孙星衍,详见《京畿金石考》条。邢澍,详见《金石文字辨异》条。书前有嘉庆二年(1797)七月孙氏自序。书中所录诸目,自周起,止于元末,除石刻外,还有各家收藏的古砖古瓦。在各石刻之下,一一注明其书体、撰书人姓名、碑刻的年月、后人题记及刻于碑阴的文字。所录砖瓦,也与石刻的体例相同。同时还注明石碑的所在地及砖瓦的藏家。全书共录石碑及砖瓦7000余种。孙氏在序言中说,所录石碑及砖瓦的来源,主要是根据邵晋涵编《四库全书》时,檄取的石刻、续编郑樵《金石略》的副本、孙氏所目见摹拓,以及王昶、钱大昕、翁方纲、冯敏昌、阮元、黄易、武亿、赵魏、何元锡等人邮寄的拓本,再加上邢澍所收藏的碑石拓本,编撰而成。因为邢澍提供了自藏的拓本,所以本书署孙、邢二人合撰,其实全书编定都出自孙氏一人。嘉庆以前的碑刻目录,以本书最为详备。但书中碑刻,多不载碑额;在时间上只载明月份,不录某日。有的碑刻年月也有疏漏的,如高士廉碑,把他死的年月署为立碑年月,显属失当。所以吴氏《捃古录》目录,对于本书漏误的地方,作了补正。“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还附录了罗振玉勘误一卷。传本有嘉庆七年(1802)“平津馆”自刻本,江苏书局刻本,“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龙虎山志

    三卷。元元明善(生平事迹见《清河集》条)撰、明张国祥续修。此书为皇庆三年(1313)明善任翰林学士时奉敕所修。原本体已不可考,仅存延祐元年(1314)程钜夫序及吴全节进表。清修《四库全书》时曾得此书,

  • 春秋文谥例

    一卷。汉何休(详见《春秋公羊传解诂》)撰,清马国翰辑。何休博通六经,对《春秋公羊传》研精尤深。著作有《春秋公羊传解诂》、《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春秋文谥例》一书见于《隋书·经籍志》

  • 堪舆类纂人天共宝

    十二卷。明黄慎(生卒年不详)撰。黄慎,字仲修,海阳(今属山东省)人。撰有《堪舆类纂人天共宝》十二卷。此书刊于崇祯癸酉年(1633),书内分经、传、论、状、书、记、篇、说、诗、赋、歌、诀、问、答、杂、录

  • 蒋侑石遗书

    四种,二十七卷。清蒋曰豫撰。蒋曰豫字侑石,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纳粟捐知县,曾官河南蔚州等地。四种为《滂喜斋学录》十一卷(包括《诗经异文》四卷、《韩诗辑》一卷、《论语集解校补》一卷、贾

  • 甕天经义录

    一卷。清赵树吉撰。赵树吉,字沅青,四川宜宾人,光绪乙酉年(1885)拔贡。生卒年不详。是书录经义三十作条,说《诗》者占二十六条说郑风于集传所称淫诗者,一一给予辨解。此人行文所释诸解,皆以证虚为实这第一

  • 文章指南

    五卷。旧本题为明归有光(1506-1571)编。归有光字照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长兴令,官至南京太仆寺卿。晚年以穷乡老儒与“后七子”相

  • 秘传眼科龙木集

    见《眼科龙木论》。

  • 日讲易经解义

    十八卷。清牛钮等奉敕撰。康熙二十三年(1683)制序刊行。康熙于《易》喜朱熹之学,于是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体,参择诸家之说足以阐发《本义》者撰为此书,以为经筵讲读之用。其大旨在即阴阳往来刚柔进退,明

  • 校正四书逸笺

    六卷。清程大中撰,曾钊校。钊字勉士,广东南海人。是书系应城程大中撰,四库已著录。称其援据详明,唯疵其束带诸条,尚多漏引,梦周公一语,所引又涉泛滥。是书通行本有三,一是于光华的增订杂录本,名《四书识遗》

  • 道藏目录详注

    四卷。明白云霁(生卒年不详)撰。白云霁,道士,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今属南京市)人。撰有《道藏目录详注》四卷。其书成于天启丙寅年(1626)。书中以《道藏》所收之文题,分门编次。其大纲分三洞四辅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