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抱碧斋诗

抱碧斋诗

① 四卷。《词》一卷。清储国钧(约康熙、乾隆年间在世)撰。储国钧字长源,江苏宜兴人。他博览强记,能文章。尤喜为诗,科场屡试不第,乃浪游山水。晚年复精词律。有《一壑风烟集》、《抱碧斋集》等。是书内容卷一辑《晓入惠心寺坐泉上作》、《怀在淡存园居》等五言律诗五十二首,辑《秦淮秋抑篇》、《匡庐泉障子歌》等七言古诗十二首,卷二辑《病起春尽有怀山中寄澈上人》、《过法藏寺访任淡存》等五言律诗五十二首,卷三辑《寄玉函侄》、《岳忠武墓》等七言律诗四十首、辑《隋园十六韵赠袁简斋》、《缘阴》、《春雨》等五言排律三首,卷四辑《碧涧花源》、《芦洲夕照》、《东山霁雪》等五言绝句二十首、辑《舟过云溪不及访周东标》、《忆任淡存斋中香橼以诗索之二首》等七言绝句五十首;卷五辑词牌卜算子,题为《阮郎归》、《玲珑回犯》等词四十阙。该书有清乾隆刊活字本。② 五卷。清陈锐(约1892年在世)撰。陈锐,字伯弢,湖南武陵(今常德)人。光绪十九年举人,曾任湘潭县学、桂阳州学训导,候补知县。有《抱碧斋杂文集》一卷(已著录)。陈锐的古体诗以魏晋的古诗为楷模,追求其神韵。《将出都门留别衡山二李》、《叙哀诗》、《哭庸秀才》、《春怀》、《春雪即事》等,皆古朴淳厚,情真意切;近体诗则有情有景,平实自然,清新纯净,琅琅上口,如《舟发潞河至天津》:“夜凉知近海,波动欲移山。沌口舟夜云,夜静江流阔。天高水气腾,见池荷感秋。砌阴微见月,叶响欲来霜。”《人日春游》:“人日题诗花欲然,寻春直到秦淮边。草堂春水才三尺,野客闲鸥又一年。隔岸好山多入座,过桥名酒不论钱。相逢那便添惆怅,赠取杨枝作马鞭。”陈衍《近代诗钞》、徐世昌《晚晴簃诗汇》皆选录了陈锐之诗。有光绪乙巳(1905)扬州自刻本。

猜你喜欢

  • 海日堂集

    七卷。清程可则(1623-1673)撰。程可则,字周量,一字彦揆,号湟溱,又号石臞。南海(今属广东广州)人。顺治九年(1652)会试第一。历官撰文中书、户部主事、兵部郎中、桂林知府等职。与王士祯、朱彝

  • 古今源流至论

    见《源流至论》。

  • 尚书略说注

    一卷。无作者姓名,清袁钧辑。《尚书略说》一卷,诸本多附之于《尚书大传》之后,并未单独列为一书,而袁钧则把它单独列出为一书,所征引的各条也都注明出处,间或附有考证,条下也有袁尧年所加之案语,与陈寿祺本完

  • 归田吟稿

    二卷。庞鸿书(?——1915)撰。庞鸿书字郦亭,江苏省常熟人。清末进士,曾参与镇压义和团,又以御史出抚湘、黔。工经史,精音韵,在官时亦著述不辍,曾著有《读水经注小识补》、《元和郡县志》、《四十七镇图说

  • 燕京评花录

    见《品花宝鉴》。

  • 万珠袍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的情节大略为:扬州人庞万珠生性放浪,赖其封王之祖留下的万颗明珠,屡欲纳妾。其妻梁凤娟甚为忧虑。恰好梁凤娟之父的属下黄佐领家中贫困,令其妻携长女娇莺、次女娇燕移居梁府。梁凤娟与

  • 运渎桥道小志

    一卷。清陈作霖撰。陈作霖,字伯雨,江宁(今南京)人。世居讲堂大街,后移红土桥。皆与玉带河为遗。河即古之运渎也。《运渎桥道小志》光绪原刻本。以水为经,以桥为纬。虽纵横仅十里,而里巷旧闻,先辈懿行,人情风

  • 易经理解

    一卷。清郜煜撰。郜煜字光庭,汝州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中书科中书。其书不解释十翼,只是六十四卦每卦撰说一篇,诠释大意,其大旨是想以义理来矫正象数的过失,以平易救穿凿之失,以切实救支离泛滥

  • 甬东正气集

    四卷。清董琅(生卒年不详)编辑。琅字纯斋,浙江鄞县人,该书记明末清初甬东(今舟山岛)洁身殉节及隐遁之士遗文,共得二十一人,文五十二篇,皆从他书搜采而来,随得随编,先后亦无体例。书前有嘉庆十年(1805

  • 物理小识

    十二卷。明方以智(1611-1671)撰。方以智,字密之,号鹿起,又号曼公,桐城(今属安徽)人,为明末四公子之一。崇祯十三年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清兵入关以后,南走广西,桂王亡,出家为僧,改名大智,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