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义

新义

一卷。吴刘廞(生卒年不详)撰,有些史籍类书又写成刘钦、刘欣、刘歆撰,皆以形近而字误。关于作者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略。《隋书·经籍志》杂家类云:“梁有《新义》十八卷,吴太子中庶子刘廞撰,亡。”新旧《唐书》沿袭上说。今本得清人马国翰《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录四节。其中内有三节论交往,说明原书内容十分庞杂。现存的主要版本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奚囊手镜

    十三卷。明杨循吉(详见《苏州府纂修识异》条)撰。杨循吉好收藏异书,闻有秘本,必欲购成缮写。此书荟粹各家类书,颇称博赡。但卷帙浩繁,又不分门目,显得茫无体例。刘凤、王世贞曾分得其书稿,后逐渐散佚。《明史

  • 观心论疏

    五卷。唐代释灌顶撰。灌顶生平事迹详见《大般涅槃经疏》辞条。《观心论疏》集诸法开列十六问,作为检验一家门徒观心入道的深浅与得失。其主要内容有:在序分中,初列律法禅三师各有十过;次广述如来佛令出家,在家佛

  • 易例举要

    二卷。清吴鼎撰。吴鼎字尊彝,号易堂,金匮人。乾隆十六年(1751)荐举经学,授国子监司业,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后来降补侍讲。此书仿照《周易折中》卷首义例而更加推衍。上卷多是编辑先儒之说,下卷多是吴鼎本

  • 五经读法

    不分卷。亦作一卷。清徐与乔(生卒年不详)撰。与乔字退山,江苏昆山人。此书探讨《五经》读法,均采别家旧说,全无作者创意。于明人中采郝京山的观点最多,其余象倪鸿宝、焦弱侯、张西农、朱康流、张元岵、程去华、

  • 易佣

    十四卷。明文安之撰。安之字铁庵,夷陵(今湖北宜昌)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事迹具《明史》本人传。该书首列《诸儒著述》,次以伏羲卦位明《易》之数,以文王卦位明《易》之气,又将先后天

  • 刘向五经要义

    一卷。清洪颐煊(见《刘向五经通义》)辑。《隋书·经籍志》著录《五经要义》五卷,不题撰人名氏。《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五经要义》五卷,题名刘向,《新唐书·艺文志》同。颐煊辑此书,明标刘向,依《唐志》。所

  • 硕迈园集

    十卷。明蒲秉权(约1630前后在世)撰。蒲秉权,字度之,号平若,湖广永明(今湖南江永)人,生卒年未详。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任江西建昌令,举卓异,升吏科给事中,再起为两宁兵备道,转肃州副使。著

  • 辟雍讲义

    一卷。大学讲义一卷。中庸讲义一卷。清杨名时撰。杨名时详《周易札记》条。《辟雍讲义》是作者于乾隆元年(1736)兼领国子监时所作,《大学讲义》、《中庸讲义》则是根据其读书札记扩充而成的。

  • 竹谱详录

    一卷。旧本题为元李衎撰。李衎生平,详见《竹谱》。李衎有《竹谱》十卷,《永乐大典》已采辑著录,故抄袭十卷之《竹谱》成一卷之《竹谱详录》,易如反掌,只是其“详”实难达到。对此,《四库全书总目》仅存其目,加

  • 春寒闲记

    一卷。不著撰者名氏。此书卷末自跋称“辛酉三月二十五日记”,署名为“德水”。钱塘厉鹗在后跋中称此书“颇为可观”,后人据此等考证,认为此书当是德州卢世(1588-1653)撰。卢世淮,字得水,一字紫房,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