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六种小传
四卷。明江盈科撰。盈科字进士,号绿萝山人。湖广桃源(今属湖南)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四川提学副使。该书乃是采辑明代轶事的一部著作。内容分四纲十六目。一曰四维,分忠、孝、廉、节四目。二曰四常,分慈、宽、明、慎四目。三曰四奇,分隐、怪、机、侠四目。四曰四凶,分奸、谄、贪、酷四目。书中材料大多采自委巷传闻,其人物归类亦往往随意,故史料价值不高。
四卷。明江盈科撰。盈科字进士,号绿萝山人。湖广桃源(今属湖南)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四川提学副使。该书乃是采辑明代轶事的一部著作。内容分四纲十六目。一曰四维,分忠、孝、廉、节四目。二曰四常,分慈、宽、明、慎四目。三曰四奇,分隐、怪、机、侠四目。四曰四凶,分奸、谄、贪、酷四目。书中材料大多采自委巷传闻,其人物归类亦往往随意,故史料价值不高。
七卷。《续钞》四卷。《寄庐诗存》二卷。清钱国珍(生卒年不详)撰。钱国珍字子奇,清道光、同治间人。江苏省江都县人。其人读书稽古,早负盛名;然八试秋闱始获登第,十五年后方为县令。宦游十年,驰驱鞅掌,戎马仓
十二卷。明王思任(1575-1646)编。王思任字季重,号谑庵、遂东。山阴(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江西九江道按察使佥事。此书所取皆明代议论之文。前有思任自序曰:“宋不如唐,
一卷。杨慎撰。杨慎(1488-1559),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正德六年(1511)擢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嘉靖初充经筵讲官,召为翰林学士。因大礼仪,上疏力争,并率群僚伏左顺门力谏,命下狱,杨
三种,三卷。清周继煦撰。周继煦字春甫,江西泰和人,生卒年不详。官居贵州,与邵汉勋、郑珍、莫友芝等交往。丛书所收三种均为其撰述小品:《蕉心阁词》一卷,是周继煦的词集;《幽梦影续评》一卷,《幽梦影》为明张
四卷。明李默(生卒不详)撰。李默,字时言,瓯宁(今福建省建瓯县)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为赵文华诬陷死,后追谥文愍。《建宁人物传》专记建宁(今属福建省)人物,自唐代建
七卷。明王心(约1533前后在世)编。王心,自号后隅子,龙江卫籍,天长(今属安徽)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郴州同知。据本书原序称,原辑《郴志》六卷,又与郴诸生袁大邦等集古今之文为郴而作者,勒
一卷。明葛中选(生平事迹见《泰律篇》条)撰。葛氏善于乐律,尝有《泰律篇》行世。自称其童年即受声学,冥思苦想,终于得悟。此书系审声之作,书中谓声音有体、有要、有机、有用。声者,气所为也;形者,气所结也。
二卷。明彭百炼(约1431前后在世)撰。彭百炼,字若金,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官至广西道监察御史。著有《若金集》。是集前有任敬敏序,称“其遗文分为十四卷”。
十八种,一百十七卷。又名《浦城宋元明儒遗书》。清祝昌泰编。祝昌泰,浦城(今属福建省)人,官直隶知府。是书收浦城先达著述,包括自他邑迁来浦城及曾住浦城后迁往他地者之著作。十八种中,宋人著作十五种,元人著
见《黄帝内经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