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图通变

易图通变

五卷,《易筮通变》三卷。元雷思齐撰。雷思齐字齐贤,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生平不详,四库馆臣称其“宋亡之后,弃儒服为道士,居乌石观,后终于广信。事迹具袁桷所撰《墓志》”。未甚确。袁桷志墓云:“幼弃家居乌石观,”则非宋亡之后为道士也。吴全节《序》又称世祖既定江南,礼请先生为玄学讲师,亦可证其学道久且深矣。至其卒年,则约在大德六年(1302年)左右,故至顺二年吴全节称“先生之殁,迨三十年矣。”雷思齐晚年独居空山,著书除此二种外,尚有《老子本义》、《庄子旨义》、《和陶诗》等已佚,人称空山先生。《易图通变》前有大德四年雷思齐自序,当即成书于此年,四库题宋人,误。序谓河图之数以八卦成列,相荡相错,参天两地,参伍以变,其数实为四十,而以其十五会通于中。所述《河图洛书参天两地依数之图》、《错综会变诸图及河图辨征》、《河图遗论》,大旨以天一为坎,地二为坤,天三为震,地四为巽,天七为兑,地六为乾,天九为离,地八为艮,而五十则为虚数。其说与先儒颇异,而核之《系辞》、《说卦》传,无不合者,此易道之所以变化不穷也。《易筮通变》据前《序》,原即附《易图》后,凡五篇:卜筮、立卦、九六、衍数、命蓍,亦多自出新意。二书倪氏、钱氏《补元志》、朱氏《经义考》俱载之。白云霁《道藏目录》载太玄部若字号中。除四库本外,《易图通变》尚存明抄本两种,又刊入《通堂经解》,而《易筮》通志堂失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收二书。

猜你喜欢

  • 逍遥集

    一卷。宋潘阆(?-1009)撰。潘阆字逍遥,自称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有诗名。宦官王继恩荐于宋太宗,至道元年(995)赐进士及第,试国子四门助教。不久,察知狂妄,追还诏书。宋真宗时,王继恩豪横欺

  • 音韵正讹

    四卷。清孙耀撰,同郡吴思本订。耀字廷灿,安徽宣城人。是书按四声析为四卷,以六十五韵为目,平声凡二十九韵,曰天韩元蓝班林阴紬忧胡夫王刚洪公何梭痴畀齐梅姚萧怀皆沙麻蛇遮;上声凡十五韵,曰雨两李鬼草井孔雅扯

  • 东林本末

    ①三卷。吴应箕著。吴应箕(1594-1645),字风之,又字次尾,明清之际安徽池州府贵池(今安徽贵池)县人。他是明末复社的领袖,领导了声讨阉党遗孽阮大铖的活动。该书序下注有一行小字:“书共六卷,存陈其

  • 皇明英烈传

    见《皇明开运英武传》。

  • 信摭

    一卷。清章学诚(1738-1801)撰,章学诚,见《文史通义》条。此书是作者的论著,论述与记载都较为广泛,上自经史百家,下到杂文短章都有涉及,有的地方是直接摘录,有的地方则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文史、

  • 宝颜堂秘笈

    二百二十六种,四百五十七卷。明陈继儒(详见史部《建文史待》)编辑。“宝颜堂”为编者书室之名。丛书分为正、续、广、普、汇、秘六集,主要有: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元吾丘衍《学古编》、梁庾肩吾《书品》、明袁

  • 易义别录

    十四卷。清张惠言撰。作者收录了孟氏易四家即孟喜、姚信、翟元、蜀才,京氏易三家即京房、陆绩、干宝,费氏易七家即马融、宋衷、刘表、王肃、董遇、王廙、刘瓛。就释文集解及他书所引之内容分别辑成别录,以著其源流

  • 皇朝藩部要略

    十八卷,附表四卷。清祁韵士撰。祁韵士(1751-1815年),字鹤皋,山西寿阳人,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四十三年(1728年)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累官户部郎中。坐事戍伊犁。不久赦还。撰有《外藩蒙

  • 法帖释文

    十卷 宋刘次庄撰。刘次庄,字中叟,长沙人(今湖南长沙市)。宋徽宗崇宁(11021106)中官至御史。据曹士冕《法贴谱系》中说,元祐间刘次庄以家藏《淳化阁帖》十卷,摹刻在石上,去掉卷尾篆题,而增加他写的

  • 学治臆说

    二卷。续说、附说赘一卷。清汪辉祖撰。《学治臆说》二卷,是汪辉祖应其二子继坊、继培之请,将自己平日从政佐治的经验,整理出一百二十则。上卷主要谈及选幕僚、处理政务,而以审案为重点;下卷主要谈及治理恶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