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晚香堂苏帖

晚香堂苏帖

① 二十八卷。明陈继儒辑。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一字眉公,号糜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工诗文,书法取自苏轼、米芾等,与同郡之董其昌齐名。陈氏著述颇富,除《晚香堂帖》之外,还有《皇明书画史》、《眉公秘笈》、《书画金汤》等。陈继儒一生嗜好苏帖,凡所见苏氏墨迹或石本,随见随摹,随得随刻,每册以第一帖之第一字记其版数,而不列卷。现仅见其二十八册,其它之存佚已不可考。自明以后,刻苏书者,大都不辨真伪,而陈氏眉公极精鉴古,对于苏书境界雄阔,不为唐法所拘的特点更是了若指掌,故此帖采择甚富,伪书极少。只是该帖摹刻草率,不如宋汪应辰《成都苏帖》精美。然该帖所收书迹,多为现世已罕传者,故《晚香堂苏帖》在我国书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有华亭陈氏本。② 十二卷。清姚学经辑。姚学经,生平不详。除该帖外,姚氏还有《因宜堂帖》、《唐宋八家帖》、《白云居米帖》三种。明代陈继儒曾有《晚香堂苏帖》,姚学经此《晚香堂苏帖》便是袭用陈氏之名,世亦称其为“小晚香堂”。但是,姚氏此帖虽名与陈氏之帖同,内容却各异。其卷一至卷四,为《花蕊夫人宫词》、《春帖子词》、《过南华寺诗》、《烟江叠嶂图诗》、《归去来辞》、《黄州寒食诗》、《养生论》、《题画》等;卷五至卷八,为《滕王阁序》、《画记》、《与毕君札》、《七绝诗》等;卷九至卷十二,为《南华经》、《前后怪石供》、《乞居常州奏》、《跋渊明诗》、《次韵送梅诗》等。帖中只有《烟江叠嶂图诗》、《与毕君札》、《次韵送梅诗》及《题画》四种为苏轼书,其它并不涉及苏东坡一字,却妄收滥录,俱称苏帖,失于精察。该帖之首尾有崇祯某年月等字迹,无非以虚语冒充名帖,欺世盗名。有旌德姚氏本。

猜你喜欢

  • 青萝馆诗

    六卷。明徐中行(?-1578)撰。中行,字子舆,一作子与,号龙湾、天目山人。浙江长兴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累官江西布政使。为“后七子”之一。此集为隆庆中其婿汪时元所刻。徐中行为汝宁知府以后

  • 孔子遗语

    一卷。不著编辑者姓名。此书汇集群书所引孔子之言。观其孔子卜得贲一条,自记云,已见《漆雕氏》,第与此少异。孔子曰:“吾志在《春秋》”一条,自记云,已刻再查。鲁哀公使人穿井一条,自记云,已见《集语》卷五。

  • 南天痕

    二十六卷,附思陵改葬事一卷。四明西亭凌雪纂修,同郡后学汪成教、江镜清校订。此盖托名,可能是明朝遗老所作。书前有自序评言,后有同治年间陈励、董沛的识语。其实此书是从《南疆逸史》抄袭而出,原文完全相同,只

  • 元韵谱

    五十四卷。明乔中和撰。中和字还一,内邱(今河北内丘县)人。崇祯中贡生,官垣曲令,太原府通判。通韵学,尚著《说易》。卷首有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自序,书约刊于是年。此书用语音牵合阴阳、律吕、刚柔等,

  • 舒晓斋存稿

    三卷。清黄溶(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黄溶字涪远,郓城(今山东郓城)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中贡生。溶工诗词。本集有诗二卷、词赋一卷,皆未合古人尺度。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因宜堂法帖

    八卷。清姚学经辑。姚学经所刻《唐宋八大家法帖》、《晚香堂苏帖》、《白云居米帖》,多收伪书。此《因宜堂法帖》是伪书较少者。其第一卷为夏、商、周古篆。第二卷为秦、汉诏玺。第三卷为魏、晋、六朝书。第四卷为宋

  • 蕲水县志

    ①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刘佑修,杨继经纂。刘佑,字云麓,直隶曲周(河北曲周)人,岁贡,顺治十三年任蕲水县知县,后升泰州知州。杨继经,字经易,一字传人,邑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十二年进士,授大理寺

  • 孔子论语年谱

    一卷。旧题元程复心撰,实即明人谭贞默所作,而“伪题元人之名”(李遇孙、谢巍语。见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正编第一卷)。该书是将《论语》各章分隶于孔子年谱之内,而又杂采《左传》诸书附会之。事多牵合。

  • 薛虞易音注

    无卷数。辑佚书,薛虞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经籍》中。薛虞生卒事迹,马国翰定为汉魏间儒生,不足信。此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马氏曾据《经典释文》、《周易正义》二书所引辑为一卷,名

  • 敷文郑氏书说

    ①见《郑敷文书说》。② 一卷。宋郑朴撰。郑朴之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可考。郑朴所撰之《敷文郑氏书说》一卷,以札记体的形式,又以《尚书》事实,或提出疑问,或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于各条分别立论,共有二十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