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卷。《外集》五卷。明吴讷编。生卒年不详。吴讷字敏德,号思庵,江苏常熟人。累官南京左副都御史。吴讷有《祥刑要览》。是编采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各为之说。内集凡四十九体,大旨以真德秀《文章正宗》
三卷。明袁崇焕(1584-1630)撰。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明末大将。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是集为张伯桢所编。凡三卷。卷一为奏疏,卷二为杂文,卷三为诗。据集前康有为序称,其“
一卷。清沈铭彝撰。沈铭彝,浙江嘉兴人,生平及官职不详。《后汉书注又补》是为了补惠楝的《后汉书补注》而作的,因此名为“又补”。卷首有他在道光十三年(1833)自序。序中说“垂老残年,无可遣日,翻阅惠氏补
①十六卷,首一卷。清汪文麟等纂修。汪文麟,江苏易山(今属安徽省)人,拔贡出身,乾隆年间任上饶知县。《上饶县志》乾隆九年(1744)刻印。此志各门皆冠小序,所加按语,亦皆有据。如人物志陈苑传,加按语云:
六卷。清张棠(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张棠字吟樵。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官至桂林知府,告归后加衔太仆寺少卿。是编原分五集:《白云吟》、《一肩吟》、《独宜吟》、《江上吟》
六卷。宋蔡绦(?-1126)撰。蔡绦字约之,自号百衲居士,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蔡京之季子,官至徽猷阁待制。蔡京败,受其父牵累,被流放到郁林博白(今广西博白),曾住境内铁围山,此书乃是时所作,故以
二卷。明鲁点编,胡廷宴补。鲁点生平籍里见《齐云山志》条;胡廷宴,漳州(今福建龙海县)人,生平不详。是集录苏轼等诗文。据史载:“宋熙宁十年,苏轼守徐州,值河决澶渊,南溢于泗,城几没。轼捍御百方,城以无恙
二卷。明刘大夏(1436-1516)撰。大夏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成化进士。历官兵部主事、福建参政、广东、浙江布政使。弘治六年(1493)黄河决口,以右副都御史督理治河,功成,升为户
十二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妙法莲华经义疏》与《法华经玄论》,均为吉藏投足天台智者大师以前,即开皇十五年(595)前的作品。反映了吉藏当时对《法华经》的理解程度和认识水
清汪蔚摹,翁覃溪临。汪蔚,字啸霞生平,里贯不详。翁覃溪,名翁方纲,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长于考证金石,富于藏书,为清代有名的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