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王氏六书存微

王氏六书存微

八卷。近代王闿运(1833-1916)撰。陈兆奎(生卒年不详)辑存。喻谦(生卒年不详)述微。闿运字壬秋,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讲学于四川、湖南、江西等地。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周易笺》、《尚书笺》、《尚书大传补注》、《诗经补笺》、《周官笺》、《礼记笺》、《礼经笺》、《春秋例表》、《公羊传笺》、《论语训》、《尔雅集解》、《庄子注》、《楚辞释》等。门人辑其著作为《湘绮楼全书》。兆奎字隐庵,湖南桂阳人。喻谦字昧庵,湖南衡阳人。是书前有王氏序、喻氏述言,虽名曰六书,实增益为八,于形声之外,另立谐声、亦声二类。这个分类本王氏手定,存于陈氏处,题为《王氏六书存》;喻氏据以申述其意,复题为《王氏六书存微》。所分八类各为一卷,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谐声、亦声、转注、假借为次。象形类又分天地、山川、井邑、人物、禽鸟、兽畜、虫鱼、草木、器用、服饰十类。指事类又分对文、反文、独体、合体、增文、省文、变文、分体、假体、复体十类。会意类分两体、三合、省文三类。自形声以下谐声、亦声、转注、假借、皆不分类。惟于假借,分许氏叙内之标明及其说解中之所举为二,其不可强分者,则入之阙疑。卷末附以吕翼文所说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诸例,曾国藩所说转注,孙经世所说假借。全书大旨在于区分《说文》九千余字,使之各有所归。然而其分析愈细愈是混淆莫辨。诸家于六书之学,皆有所不逮,“不独未窥其堂奥,直未涉其樊篱也”(冯汝玠)。惟曾国藩转注说云:“老者会意字,考者转注字也。”“凡转注之字,大抵以会意为母。”虽于转注诸字之母,专以会意为限,未能触类旁通,而能识“老”为“考”字之母,“考”为“老”字之子,转注之字应专属“考”,实能发挥卫恒以“老”为寿考之旨,在各家转注之说中,可谓最切中肯綮之论。是书有民国五年(1916)东州刊本。

猜你喜欢

  • 人帖

    四卷。清铁保(生平详见《惟清斋法帖》)辑。嘉庆十一年(1806)刻成。是铁保督漕运时,与汪稼门中丞出资所刻。所收宋二人,为范仲淹与文天祥。明二十五人,为方孝孺、王守仁、于谦、杨继盛、赵南星、高攀龙、熊

  • 秘殿珠林

    二十四卷。清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等奉敕而撰。时乾隆九年(1744)。此书专载清内府所藏的属释典、道经之书画。书前有凡例,接下为总目,每卷之前又有该卷细目。卷一为御制四朝宸翰。卷二、卷三为名人书

  • 书经衷论

    四卷。清张英(详见《易经衷论》)撰。此书不载《尚书》全文,仅于每篇标立题目,逐条说解。其所说解,计虞书六十三条、夏书三十二条、商书五十二条、周书一百六十七条。该书说解,博采前人旧说,不为门户所拘,亦不

  • 金粟斋遗集

    八卷。清蒯光典(1857-1910)撰。蒯光典,字理卿,一字季逑,又自号金粟道人,蒯德模之子。安徽合肥人。以进士入翰林,改官道负,督鹾淮南,擢京堂,出为欧洲留学生监督。光典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博览群

  • 明懿安皇后外传

    一卷。清纪昀(1724-1805)撰。昀字晓岚,乾隆间进士,累迁侍读学士,汪《四库全书》总纂,卒谥文达。该书据龚鼎孳撰《懿安皇后事略》稍加修正而成,前有自序。现存《帩帆楼丛书》本。

  • 野庵文集

    十卷。明吴宣(约1470前后在世)撰。吴宣,字师尼,号野庵,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景泰四年(1453)举人,授左军督府经历,改中府,升镇远府知府。著有《野庵文集》。此集系其门人王君

  • 新校注古本西厢记

    六卷。明王骥德(?-约1623)撰。骥德字伯良、伯骏,号方诸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骥德精研音律,知名于世,为山阴徐渭弟子,曾为吴江沈璟撰《南曲谱》序,天启四年(1624)毛以燧跋骥德《曲律》称其新

  • 载花船

    四卷十六回。题“西泠狂生笔,素星道人评”,作者真实姓名无考。该书原全本著录为四卷十六回,现存残本或三卷十二回,或八回。成书于清初。拟话本小说集。三卷十二回本有三个故事,卷一和卷二是女人不守妇道、与人通

  • 研山斋珍玩集览

    无卷数。清孙炯(生卒年不详)撰。孙炯字挈庵,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吏部侍郎孙承泽之孙。著有《砚山斋墨谱》一卷。《研山斋珍玩集览》是孙炯的一部杂品之作。此书采取《退谷随笔》中所论述的铜、玉、磁器及笔、

  • 汉魏别解

    十六卷。明黄澍(生卒年不详)、叶绍泰(生卒年不详)同编。生平事迹俱不详。此书所收自《吴越春秋》始,止于《薛收元经传》,共四十六种。书首有凡例,凡例中称:“六朝诸家文集等一篇不收”,而实际上却收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