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传小记

经传小记

三卷。清刘台拱(详见《论语骈枝》)。台拱秉承家学,深研程朱理学,并以圣贤之道约束自己,但又不专主一家。汪中《述学别录》有《与刘端临书》称:“每以足下笃信宋人为恨”。但台拱解经,却一本汉学,专主训诂。本书即是台拱训释儒学典籍的著作,检摘《周易》、《尚书》、《周礼》、《礼记》等典籍中的某些疑难章句,加以训释,并在训释中阐发其义,间附己见。台拱治经,不为虚词臆说,凡所发明,旁引曲证,与经文上下语气吻合,很少穿凿,精思卓识,坚确不移,往往能阐明先儒不发之秘。对于汉宋诸儒之说,不专主某一家。如《尚书》“惟天阴骘下民”,认为“阴”就是“暗”,意近“冥冥”,“骘”是古“陟”字,“骘下”就是“骘降”。并引征古籍中多种同类用法加以佐证,如《周颂》“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使读者能举一反三。又《仪礼·乡饮酒礼》“主人戒宾,宾拜辱”,认为这里凡是说“拜”的,都是再拜,本篇说“拜”,下篇都说“再拜”可以为证。《礼记·曲礼》“食飨不为概”,认为祭品当有定制,“食飨”专指宾客,因此“不为概”。举凡此类,训解都颇为精确。台拱虽因世传,敦崇宋儒,但对汉学传统也相当重视,因此精通训诂,熟谙考证,书中旁征博引,务求穷通,所阐发的诸经义理,并不偏执宋儒之说。如《礼》“君子抱孙不抱子”,宋儒张载说这是父亲出于维护尊严的需要,因而不抱子,台拱认为这话偏离了书的本旨,而借言不知也可抱子,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不是失礼。现存主要版本有广雅书局丛书本,《皇清经解续编》也予以收录。又:此书尚有《续》一卷,是本书刊行后,台拱所作,有《诗》一条,《周礼》一条,《仪礼》六条,《礼记》二十条,《尔雅》十六条,《大戴礼记》七条,以及《韩诗外传》、《说苑》、《新序》各数条,纠订讹谬,类多可取,有传抄本,《刘端临先生遗书》本(嘉庆本、道光本),广雅书局丛书本(见《杂著·刘氏遗书》),《皇清经解续编》本(南菁书院本、蜚英馆石印本)。

猜你喜欢

  • 群经质

    二卷。清陈仅撰。仅字余山,浙江鄞县人。此书虽没有大发明,但错误也比较少。例如,《屯》曰:“利建侯。”《豫》曰:“利建侯”。此书认为,创业守文皆以建侯为利,后世废封建而设郡县,必无长治久安之策。这只是囿

  • 四书億

    二卷。清李仲昭撰。仲昭字天隐,浙江仙居(今浙江仙居)人。是书首有自序,分上下卷,上卷《论语》,下卷《大学》、《中庸》、《孟子》。以“億”为名,仿前人“老子億”,大旨好创新解,而说《论语》最详,所说大都

  • 释缯

    一卷。清任大椿撰。任大椿(17381789)字幼植,号芝田,一作子田,江苏兴化县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授礼部主事,转郎中,迁陕西道监察御史,充《四库全书》馆纂修官。精名物训诂。辑《小学钩

  • 说文解字韵隶

    十二卷清丁楙五(生卒年不详)撰。楙五字伯才,日照(今属山东)人。诸生,少弃举业,从学于同邑许瀚。立志疏校《说文段注》,惜其早逝,未及成书。是书用王念孙古韵二十一部,将《说文解字》中三千余字,各按韵隶之

  • 春秋稗疏

    二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此书考证地理者占十之九,论书法及仪象典制之类占十之一。其考地理,多有所得,如“莒人入向”之向,认为当从杜注在龙亢,而驳《水经注》所引阚骃之说是误以邑名为国名;辨杀

  • 等韵简明指掌图

    图一卷,论一卷。清张象津撰。象津字汉渡,山东新城人。尚著《白云山房诗集》、《白云山房文集》、《考工释车》、《离骚经章句义疏》等。张氏嘉庆乙亥年(1815年)自序云:“今年诸孙幼稚者,欲使知平仄,其才敏

  • 陈安甫小草

    不分卷。明陈尧德(生卒年不详)著。陈尧德,字安甫,江苏吴县人。据集前万历(1613)癸丑自序,作者不事科举,先卖布贩缯,后卖菜糊口,自称卖菜佣。此诗集写眼前之景、身边之物、送别之情,多有新意,不乏清丽

  • 蒙城县志

    ①十八卷。清赵裔昌修,何名隽、吴道伟纂。赵裔昌,字汉符,顺天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举人,康熙十三年(1674)来任蒙城县知县。何名隽,邑人,恩贡生。蒙城有县志,创于明万历十年县令吴一鸾,入清顺治

  • 元宵闹传奇

    二卷。明李素甫(约1628年前后在世)撰。素甫字位行,江苏吴江人,生平不详。清无名氏《传奇汇考目》著录李素甫撰。明吕天成《曲品》未载,可能素甫为万历三十八年(1610)后人。此剧共二卷,二十七出,系演

  • 溆浦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齐德五修,舒其锦纂。齐德五,介休人,曾任溆浦县知县。舒其锦,邑人,曾任保靖县训导。考淑浦置县始于汉代,初名义陵,新莽时一度更名建平,旋复旧,至唐武德初改为溆浦,迄无更易。溆浦至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