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考察日本学校记

考察日本学校记

十六卷。清李宗棠(生卒年不详)撰。李宗堂安徽颍州人,官至山西候补道。光绪二十七年(1901)李宗棠受安徽抚臣之命赴日考察教育,《考察日本学校记》即为此次考察之结果。书前有李氏自序,云近三十年日本屹然独立,雄视亚东,与欧洲强国抗衡,其原因在于教育。其锐意图强,兴学之诏屡下,知不竞不足以自存,不学则无以竞致胜的工具。日本为我国邻邦,其兴学有方。安徽抚臣命宗棠游其地,考其章程,以为国家教育之助。日本学校有官立、公立、私立多种约三万余所,虽未遍观,但对最为著名者已视察过半。兹择规制之善者译之,得一百三十八种,署《考察日本学校记》,以备当事者采择。该书共十六卷,首载例言,介绍日本学校的门类举要,有大学部,陆军学校、海军学校、中学、专科学校、女学、小学等多类。官立学校为国家或地方政府主办的;公立学校为同志协责所建;私立学校为民间独办的。私立最多。各类学校的教科书、学科程度,悉遵文部省之规定。卷一介绍各省直辖学校总目,农科大学学科设置及授业课目。例如大学部有东京帝国大学,学习院,高等师范学校,第一至第七高等学校,造士馆,山口高等学校,陆军学校等。专门部有高工业、美术、音乐、商船、邮便、电信、盲哑、法律、政治、哲学、铁道、簿记、速记、银行、同文、英语、物理、数学、医院、药学、显微镜学、兽医、舶海等五十多种名目。卷二介绍学习院至第五高等学校工学部及学科课程。卷三为陆军诸学校系统一览表,春夏秋冬四期日课时限表。卷四介绍自陆军中央幼年学校至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的学校定员并现职人员表。卷五介绍陆军骑兵实施学校直至陆军户山学校,内容有体操剑术科、步兵、要塞炮兵等科学生下士,考科列序表式等项。卷六为陆军经理学校至成城学校学科课程及教授时数表。卷七为海军大学校至攻玉社中学校的学科课程表。卷八为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校至百科学校的学科课程表。卷九介绍高等商业学校,至东京美术学校建筑物略图。卷十为东京音乐学校至东古职工学校之校舍全图。卷十一为中等教员传习所,至和佛法律学校之课程表。卷十二为东京政治学校至东京速记法学馆。卷十三为国语传习所至独道学协会学校的专修科课程表。卷十四为东京物理学校至东京航海学校。卷十五为华族女学校至保姆传习所。卷十六高等师范附属小学校至帝国教育会图书馆。书中对每所学校皆列表介绍并有插图,如教员俸级、教科纲目、学科课程等均列出表格;对各校之讲台课桌、教室、仓库、物品、服装、操场等均为之图;各学校定制、入学资格毕业年限、管理法教授法等纲要列于卷首例言中。在各学科介绍中记载应用的课本,各校图书馆的藏书量等无不纤细具备,广泛而又详晰。尽管已时隔多年,许多名称已经改变,各种学科也大为增加,但李宗棠详尽记载了当时日本先进的学校教育制度、学制、学校设置和学科课程、教科书等多项内容,为当时中国的学校提供了学习的榜样。该书有1902年印本。

猜你喜欢

  • 韵镜

    一卷。现存最早的韵图。作者已不能确知。传本卷首有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张麟之识语,及他在嘉泰三年(1203年)的序。此书的成书年代历有争论,罗常培《通志七音略研究》云:“等韵图肇自唐代,非宋人

  • 西医略论

    三卷。英国合信(1816-1873)撰。合信又名霍布森、本杰明,英国伦敦会传教医师,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女婿。1839年来华,在澳门伦敦布道会任医师,1843年调任该会香港医院院长。1857年任上海

  • 孝经读本

    一卷。孝经存解 一卷。孝经存解阐要 一卷。孝经存解析疑 一卷。读孝经刊误问答 一卷。清赵长庚撰。赵长庚生卒及事迹不详。是书首列《孝经读本》,其次为《孝续读本考证》,第三为《孝经存解》,其后依次为《孝经

  • 钝吟杂录

    十卷。清冯班(1614-1681)撰。冯班字定远,号钝吟,常熟(今江苏省)人。诸生,著述有创新精神,论事多达物情,论文能深研古法,工书,尤精小楷。以班行第二,时称为二痴。著有《定远集》、《钝吟诗文稿》

  • 礼器释名

    十八卷。桑宣撰。桑宣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礼器释名》一书仿刘熙《释名》以声训释物名的方式解释礼器的命名,主要采用《释名》的训释兼采汉唐训诂材料,分门别类,十八卷内容分别是:一瑞贽、二冠冕、三服饰、四环佩

  • 实地论

    二卷。无撰者名氏。此书卷前有永乐三年乙酉(1405)作者自序,和“养和子题”。不知养和子为何人。其书上卷二篇:第一篇为《一宗》,阐寡欲延年之旨;第二篇为《二要》,述导引服食之事。下卷二篇:第一篇为《辨

  • 苏河督年谱

    一卷。编者不详。谱主苏廷魁(1800-),字守柔,广东高要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历任编修,福建道御史,刑科给事中,河南布政使,东河总督等官。于同治九年(1870年)辞官回籍。此谱自谱主18

  • 清湖文集

    十四卷。明汪应轸撰。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选庶吉士。因谏南巡被杖,出知泗州。州土瘠民懒,不知农桑,轸悉以教之,民得丰衣食。召为户科给事中,岁余上三十余疏,

  • 妇人集

    一卷。清陈维崧(1625-1682)撰。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馆修《明史》,后病卒。著有《箧衍集》(已著录)。是集收录了有关明末

  • 屈子生卒年月考

    一卷。清陈场(生卒年不详)撰。陈场,字子,江宁(今江苏江宁)人。此书仅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黎阳端木氏刊巾箱本《楚辞》附录。陈氏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二句,依甄鸾《五经算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