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能改斋漫录

能改斋漫录

十八卷。南宋吴曾(生卒年不详)撰。吴曾字虎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应试不第,绍兴十一年(1141),献所著书,补右迪功郎,后历敕令所删定官、右承奉郎、宗正寺主簿、太常丞、吏部郎官、工部郎中等,后出知严州,致仕卒。吴曾博学多才,经史百家无所不读,一有心得,随笔记之,以成此书。全书以类相从,共分事始、辨误、事实、沿袭、地理、议论、记诗、谨正、记事、记文、方物、乐府、神仙鬼怪等十三类,类下分条记述,共二千余条。对史事、名物制度、诗文典故等征引繁富,考证颇详。因吴曾记诵渊博,“故援据极为赅洽,辨析亦多精核”(《四库全书总目》)。但因其党附秦桧,为众论所不满。刘昌诗《芦浦笔记》曾摘其舛误十一条,又称其《比事》门(今本已无比事之名)多所漏略。赵彦卫《云麓漫钞》亦摘其中论“佛法与天地并原”一条,为所学之诬妄,并称诟訾前贤不少。吴曾依附秦桧,书中对桧事多有记载,如孙仲鳌贺秦桧诗、曾惇上秦桧书事十绝句等,皆胪载无遗,因为时人及后人诟病。然此书征引博洽,考证大体精核,当时虽恶其人,而诸家考证之文,则不能不征引其说,广为传播,与洪迈《容斋随笔》几乎不相上下。《四库全书总目》谓“置其人品而论其学问,弃其瑕类而取其英华”,该书“在南宋说部之中,要称佳本。则亦未可竟废矣。”当为公允之论。此书成书后不知何时刻版,周辉《清波杂志》谓其书记荆王元俨戏剧批判及宗室子好尚之僻诸事,有论其不该记载者,因被旨毁版。盛如梓《恕斋丛谈》又载,当时有知麻城县郑显文者,遣其子郑之翰赴御史台论吴曾事涉讪谤,结果,吴曾、郑显文被各降两官,臣僚不满,交相上奏,乃罢黜郑显文,送其子汀州编管。后京镗爱其书,始版行。两书记载不一,不知孰是。然元初以来刊本久绝,确为实事。后明人从秘阁抄出,其书乃传。秘阁抄本原缺首尾二卷,焦竑家藏传写之本遂以第二卷和第十七卷各分为两卷,以补足其数。后传本各异,或分卷各殊,或分类次序颠倒,或并为十五卷,或以第十一卷分作两卷而并第九卷于第八卷内,或无“谨正”一类而并入“记事”类中,或多“类对”一门、“诙谐戏谑”一门等,皆因辗转缮录,不免意为改窜,所以参错百出,莫知孰为原帙。清修《四库全书》时重为整理,仍定为十八卷。今传本不一,《墨海金壶》、《守山阁丛书》、《笔记小说大观》等丛书本为十八卷,《词话丛编》本为二卷,宛委山堂《说郛》本节选一卷。《武英殿聚珍版》及《丛书集成初编》本为十八卷,又附清孙星华辑《拾遗》一卷,为较好版本。196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分别出版,1987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又出版了王仁湘注释本。

猜你喜欢

  • 鹿川田文集

    五卷。程颂万(生卒年未详)撰。程颂万字子大,号十发,湖南宁乡人。清末官湖北侯补道,入民国后不仕而卒。颂万少受诗古文法于其从兄颂藩。颂藩遗集中有与子大弟论诗文书札多通,是其事实。颂万少颖敏,年十五六时诗

  • 尚书说要

    五卷。明吕楠(详《周易说翼》)撰。《尚书说要》一书,为吕楠与其门人论说《书经》之语,其后编次成帙。是书之说,大多采自前人,与蔡沈传注时有不同,并间出己意。其中亦难免臆度无据之辞。有明抄本,今藏上海图书

  • 别号录

    九卷。清葛万里(生卒年不详)撰。葛万里号梦航,昆山(今属江苏)人。此本辑录宋、金、元、明人的别号,以别号的尾字分韵编辑。宋、金、元人共一卷,录一千八百余人。明朝人八卷,录一千二百人。宋、金、元人只注明

  • 十三经源流口诀

    一卷。清鲍东里撰。东里,字古村,安徽和州(今安徽和县)人。生卒年不详。诸生。是书就《易》、《尚书》、《诗》、《春秋》三传、《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述其源流

  • 宁阳县续志

    二十四卷。清高升荣修,黄恩彤纂。高荣升,山西平阳人,出身监生,光绪元年(1875)任宁阳知县。黄恩彤,历任广东巡抚。高升荣在其序中曰:“旧志初修于康熙,二修于乾隆,迨咸丰初邑侯清苑陈公复延请里居绅儒黄

  • 永安州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李炘纂修。李炘,顺天(今北京)人,嘉庆十七年(1812)任永安知州。旧志修于康熙间知州丁亮工,此编为嘉庆间知州李炘踵前志之后纂修。志成于嘉庆十八年(1813)。《永安州志》嘉庆十八年

  • 唐写卷子本说文解字残卷

    此残卷有九十四行,每行两篆。每篆分为三栏:上栏篆文,中栏音切,下栏说解。皆为木部,“祖”字起,“楬”字止,共一百八十八字。然首行两篆仅存“木”旁,十五行上下两篆全损,九十二、九十四两行古文“柙”字和篆

  • 子威集

    三十二卷。明刘凤(1517-1600)撰。刘凤,字子威。长洲(江苏苏州)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累河南按察使佥事。著有《续吴中先贤赞》等。据《江左脞谈》载,刘子威好为诘屈聱牙之文,吴人推服

  • 张文定公文选

    三十九卷。明张邦奇(1484-1544)撰。邦奇,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鄞县(浙江宁波)人。十五岁作《易解》及《释国语》。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邦奇性孝友,其母年已九十余岁

  • 元释集

    一卷。明释克新撰。克新,俗姓余,字仲铭,自号江左外史,又称雪庐和尚,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在嘉兴水西寺出家为僧。明洪武初年奉诏到南京,派往西域招谕土蕃,其他生平事迹不详。著述除《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