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藏修堂丛书

藏修堂丛书

六集,三十九种,二百十七卷。清刘晚荣(详见《述古丛钞》)编。刘晚荣藏书颇丰,《藏修堂丛书》搜辑古今著述,按四部排列,成六集,书前有刘晚荣自序曰“余购书数十年,见有目所罕见,与夫刻校精审者,必秘之箧衍。积久遂多,于是出而重择之,凡卷帙不多,有资实用之本,汇为丛书。欲与善读之士,宝奇而析疑。”丛书所收多经史著作。如清李富孙《李氏易解剩义》三卷、明袁仁《尚书蔡注考误》一卷、清刘维谦《诗经叶音辩讹》八卷、元赵汸《春秋金锁匙》三卷、袁仁《春秋胡传考误》一卷、清沈豫《春秋左传服注存》二卷续一卷补遗一卷等是研究五经的著作,较为难得。其余著作,大多已见于其他丛书,多为常见的版本。丛书刻于光绪十六年(1890),大概是受了张之洞《书目答问》的影响,仿《知不足斋丛书》和《粤雅堂丛书》刊刻而成,选书较二者稍逊。有清光绪十六年刘氏刻本。

猜你喜欢

  • 金石祛伪

    一卷。清陆增祥撰。陆增祥,详见《八琼室金石补正》条。书中著录石刻赝品,自秦及唐共三十四种。其中廌孝禹阙及刘熊残碑,诸家皆无异说。且刘熊碑原石为顾燮光搜访而得,当时尚存于延津学宫中,陆氏认定是赝品,自不

  • 温飞卿集笺注

    九卷。明曾益(详见《左略》)撰。是书为清人顾予咸补注,顾嗣立重校。曾益于明代天启年间为温庭筠诗作笺注,成《温八叉集》四卷。清初人顾予咸惜其“缺佚颇多,援引亦不免穿凿”,便在曾注基础上重新作了补注,事未

  • 慎言

    十三卷。明王廷相(1474-1544)撰。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少时以诗、文出名。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及第。选为翰林庶吉士,后授兵科给事中。他为人正直,不阿权贵,仕途中两

  • 畴人传

    四十六卷。清阮元(详见《经籍纂诂》)撰。该书甄录自黄帝以来钻研天文算学之士,共二百四十人。所知西方为此学者,别为卷第附于书后。经诸多学者进行校定印正,嘉庆四年(1799年)成书。杨仲义评此书:“综算氏

  • 晚书订疑

    三卷。清程廷祚(1691-1767年)撰。程廷祚字启生,号绵庄,晚号青溪居士,上元(今江苏省江宁县)人,清代经学家。乾隆初,曾以诸生举博学鸿词,未入等,后遂不复应乡试。其学以颜元为主,亦尝问学于李塨。

  • 容膝居集杂录

    六卷。清葛芝(生卒年不详)撰。芝字尤仙,昆山(今属江苏省)人。葛芝推崇佛学,信奉佛教。《容膝居集杂录》所载多为近人魏禧、徐枋等人论述有关佛教事物的格言。葛芝自作序,认为人心是根本不存在欲望的,有了邪恶

  • 段氏说文注订

    八卷。清钮树玉(1760-1827)撰。树玉字蓝田,晚年著《匪石子》,学者因称匪石先生。曾游学钱大昕门下,为钱氏所重。隐于贾,博极群书,尤精小学。著作尚有《说文解字校录》、《说文刊误》、《说文玉篇校录

  • 地理质学启蒙

    七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撰人。原书是一部言地文学之书,为方便中国读者,艾约瑟在翻译时一分为三:《地志启蒙》、《地理质学启蒙》、《地理启蒙》。《地理质学启蒙》是关于地质学的通俗读

  • 洞庭湖志

    ①十四卷。清陶澍修,万年淳撰。陶澍,详见《江苏水利全书》。万年淳,字弹峰,华容举人,博学多文。嘉庆二十年(1815),陶澎在都宫侍御时,有前长沙郡守沈廷瑛举叶世基所辑《洞庭湖志》稿,乞为划定。因巡城无

  • 论语鲁读考

    一卷。清徐养原(1760-1827)撰。养原字新田,号饴庵,浙江德清人。著有《周官故书考》四卷、《仪礼今古文异同疏证》五卷、《顽石庐经说》、《法言李轨注》十三卷。是书考郑注中的鲁读,郑注依据的是《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