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解弢集

解弢集

一卷。明邓云霄(约1613年前后在世,)撰。邓云霄,字元度,广东东莞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累官至广西布政使参政。著有《百花洲集》、《漱玉斋集》《冷邸小言》等。云霄论诗以妙语为宗,以自然为用。故是书所载,多仿王、孟之音,而酝酿深厚则未及古人。昔严羽作《沧浪诗话》,标举盛唐,而所作乃惟存浮响。云霄所论所作,盖均似之。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文字存真

    一卷。清饶炯(生卒年不详)撰。饶炯字焱之,四川资中人。著作尚有《说文部首订》、《六书例渎》。是编依六书分六类,每类分举其例。象形内分从正视画,从侧视画,从平视画,从正视侧视平视互画,从远视画,从近视画

  • 师经堂集

    十八卷。清徐文驹(约1723年前后在世)撰。徐文驹,字子文,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本集为文驹自编,计文十三卷,诗五卷。前有序,称其“浚伊洛之渊源,探韩欧之骨髓,沉浸浓郁,

  • 省庵法师语录

    二卷。清释宝贤(?-1729)编。宝贤为清鄮山阿育王寺沙门,俗姓时,字思齐,号省庵。常熟(今属江苏省)人。“省庵法师”即是指释宝贤。宝贤少年甘蔬食,厌酒肉。后接触佛经,感念心净。梦观阿育王塔,发下供养

  • 徐花潭集

    二卷。明嘉靖中朝鲜生员徐敬德撰。徐敬德,字号、生平均不详。年五十六,其国提学金安国以遗逸荐,授奉参,力辞不就,居于花潭,因以为号。是集杂文、杂诗共二卷。其文中《原理气》一篇,末有附记,称曰先生。《鬼神

  • 青山集

    ① 三十卷。《续集》七卷。宋郭祥正(约1078前后在世》撰。郭祥正,字功父,自号醉吟先生,太平州当涂(今安徽当涂县)人。生卒年不详。熙宁中举进士,知武冈县佥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官至汀州通判,摄守漳州,

  • 原易

    二卷。不著撰者名氏,亦无时代可考。上卷原太极图书凡十一条,下卷原六十四卦。均为抄袭旧文,别无收获,不足以言著书。《四库全书总目》存目。

  • 易学象数论

    六卷。清黄宗羲(1610-1695)撰。宗羲字太冲,号黎洲,浙江余姚人。明御史黄尊素之子。康熙初年,荐修《明史》,以年老多病辞。此书自序云:《易》广大无所不备,从九流百家借鉴精义以推行其说,而《易》之

  • 东越文苑

    六卷。明陈鸣鹤撰。鸣鹤字汝翔,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生卒仕履均不详,约生活于天启(1621-1627)崇祯年间(1628-1644)。该书是一部记叙福建文人事迹的专著。时间上起唐代神龙年间(705-

  • 溪山琴况

    一卷。清徐谼撰,徐谼是太仓(今地名所属不详)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共二十四则,专论琴声。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 论语小言

    一卷。清俞樾(详见《论语郑义》)撰。樾著有《论语郑义》、《续论语骈枝》。是书杂引古今事语,以证《论语》。其体例与《韩诗外传》相似。因其非说经之大道,故名小言。虽是小道,其说也颇有意义。该书有《春在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