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讲筵四世诗钞

讲筵四世诗钞

十卷。清张曾虔(生卒年不详)辑。张曾虔为安徽省桐城人,张英之孙,若需之子,曾任安徽凤阳宿州训导。此集为其家诗集,第一卷,收入张英之诗一百三十四首。张英(?-1708),字敦复,号圃翁,康熙丁未(166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大傅兼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管翰林院学士主事。第二卷,收入张廷瓒之诗一百零六首。张廷瓒,字卣臣,号隋斋,张英之子,康熙己未(1679)进士,授翰院侍学、侍读学士,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等。第三卷,收入张廷玉之诗一百二十三首。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亦张英之子,康熙庚辰(1700)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代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管翰林院主院学士。第四卷,收张廷璐之诗五十九首。张廷璐,字宝臣,号药斋,亦张英之子,康熙乙未(1715)举人、戊戌(1718)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武英殿总裁官、福建、浙江、江西乡试正考官、江苏学政、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第五卷,收张廷瑑之诗二十五首。张廷瑑,字桓臣,号思斋,张英之子,雍正癸卯(172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代詹事府詹事、江苏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兼礼部侍郎、工部右侍郎兼起居注官。第六卷,收张若谭之诗六首。张若谭,字紫兰,号奂床,张廷路子,乾隆丙辰(1736)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后告养回籍。第七卷,收张若需之诗六十八首。张若需,字曙彤,号中畯,张廷璐之子,乾隆丁巳(173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诗讲、教习庶吉士。第八卷,收张若霭之诗六十首。张若霭,字景采,号晴岚,张廷玉子,雍正癸丑(173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日讲起居注,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丙寅(1746)随驾西巡病归,卒于京。第九卷,收张若澄之诗八十首。张若澄,字镜壑,号潇碧,张玉廷子,工书画,乾隆乙丑(174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日讲起居官,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第十卷,收张若敞之诗,张若敞,字恺似,号橿庭,乾隆辛未(1751)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任翰林院侍读,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曾屡试正大光明殿,成绩优等,备受褒奖,又任顺天乡试正考官,咸安宫总裁。此《诗钞》共辑张氏家属四世十人之诗。张氏十人皆曾任翰林院侍讲、侍读,故集中之诗多为与清代皇帝诗文应对,及赐宴、赐物等感恩之作。虽典雅、堂皇,却台阁之气甚浓,价值不大。本诗钞有清乾隆间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解连环

    玉鞍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

  • 察哈尔通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民国宋哲元修,梁建章纂。宋哲元,字明轩,山东乐陵人,历任冯玉祥部下师长、二十九军军长、察哈尔省主席。1935年《何梅协定》后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梁建章,字式堂,河北大城人,清末举人

  • 阳明乡约法

    一卷。明王守仁(1472-1529)撰。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卒谥文成,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和政治家。宏治己未进士,曾任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等职。世宗时封新建伯。巡抚南赣及总督两广之时,皆平定了当

  • 四书经史摘证

    七卷。清宋继种撰。是书摘四书中各句,杂引经史,以为之证。虽于训诂义理,均无所当,但使读四书者,比类参观,获取法之益。书中多记故事,引读书之趣。唯后附制艺,猥俗可厌。书为坊间通行本。该书有道光二十四年(

  • 越隽厅全志

    十二卷,清孙锵纂修。孙锵,明州人,曾任越隽厅丞。越隽,明以前志无考。清光绪初,厅丞何晒曦以纂辑之任属厅人马忠良,寻旧志,只写本十余页。勤搜博采,粗成四卷。后忠良游定水,始获读四川通志。于是有关越事者,

  • 玉函山房辑佚书

    五百九十四种。清马国翰(1794-1857)辑。马国翰,字词溪,号竹吾,山东济南人。道光年间进士,官任石泉、云阳知县、陇州知州。著有《玉函山房诗集》、《夏小正诗自注》等。其《玉函山房辑佚书》是规模巨大

  • 双鹤堂集

    五卷。清刘楗(1617-1679)撰。刘楗,字愚甫,号公愚,谥端敏,大诚(今河北大城)人。清顺治首科进士,历任台谏,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刑部尚书。在任内,每陈述倡仪、筹边剔弊、察吏、恤民诸大政,无不切

  • 蓉溪书屋集

    四卷。《续集》五卷。正集明方豪编。方豪,字思道,号棠陵,生卒年不详。开化(今属浙江)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续集高第编。高第,绵州(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正德九年(151

  • 密云县志

    六卷。清薛天培修,陈弘谟纂。该志为薛天培任知县时所作。雍正元年(1723)刻本。全书六卷,三十九目,分为:沿革、疆域、星野、灾祥、形胜、风俗、景致、山川、物产、城池、学校、部署、古迹、牌坊、集市、里甲

  • 汇书

    六卷。清王凤九(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王凤九,字而轩,莆田(今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举人。知涉县,捐筑水堤。抗上,辞官而归。家居著书三十年,晚年尤多发明。本集仿笠泽丛书之例,故名曰汇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