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卷。晋孙毓(生卒年不详)撰,清王谟辑。孙毓,字休朗,北海平昌(今山东安丘县西南)人,长沙太守。案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云:“晋豫州刺史孙毓为《毛诗评注》,又案《隋书·经籍志》经部,著录《毛诗异同评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
二十五卷。明王慎中(1509-1559)撰。王慎中,字道思,初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晋江(今属福建省)人。慎中四岁能诵诗,十八岁于嘉靖五年(1526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河南布政使参政。著有《遵
六卷。清李荣陛撰。李荣陛字奠基,号厚冈,江西万载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云南知县。李荣陛不但攻击古文,还认为今文也有错误,连《大传》也是伪作。李荣陛所考也大都是《尚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他认为伏生所传
不分卷。褚成博纂。此志无序目,是一篇未完成之志。考其职官表,开始于嘉庆年间纂修,选举表终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此稿当在嘉庆、光绪之间。上接嘉庆志,各门有所增补,后半部重新撰写,选材精当,序列井然
八卷。清彭鹏(1637-1704)撰。彭鹏,字奋斯,号无山,一号古愚。莆田(福建省厦门市)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反叛,逼迫彭鹏出任伪职,彭鹏坚拒不赴。事平后,由三
十六卷。明徐伯龄(生卒年不详)撰。徐伯龄,字延之,自署曰古剡。嵊县(今属浙江省)人。徐伯龄博学能文,工琴善书,性格开放粗旷,尝集箨为冠,啸歌自得。著有《蟫精隽》等。此书十二卷之末有张锡为徐伯龄作《箨冠
二卷。清刘喜海撰。刘喜海,详见《长安获古编》条。本书分上下两卷,前有嘉定周其悫序,后有道光十八年张开福跋。卷首有凡例九条,上卷八十六绝,下卷一百一十四绝,共诗二百首。每诗之下,各附笺注。刘氏喜好金石,
五卷。清郝惟讷撰。郝惟讷字敏公,一字端甫,霸州(今河北省霸县)人。顺治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后升任吏部尚书职。郝惟讷在官场几近四十余年,九列之中他历任其八;六卿中历其五,其中在工部四年,为冢宰达九年。此
十二卷。清吴伟业撰。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号鹿樵生,江苏太仓人。明崇祯进士,授编修,明末复社重要成员。清顺治时,充太祖、太宗圣训纂修官,后任国子监祭酒。本书约成于顺治九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