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桥词

说桥词

一卷。清王鸣盛(1722-1797)撰。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西庄,上海嘉定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因滥用驿马降为光禄寺卿。二十八年(1763)以母丧休官,移居苏州,闭户著述。王鸣盛是乾隆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史学家,擅长经史的校勘和考订。所著《尚书后案》三十卷、《十七史商榷》一百卷、《蛾术编》八十二卷,援引浩博,考订精审,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早年曾从沈德潜学习诗法。与王昶、钱大昕、曹仁虎、赵文哲、吴泰来、黄文莲并称“吴中七子”。其诗以山水纪游之作为最多,也最出色。艺术上表现出文笔流畅自如,博雅安祥的特色。其近体诗也写得清雅流动。王鸣盛还擅长词及古文。词极典雅,佳作有〔天仙子〕《镜掩屏山香结雾》、〔琐窗寒〕《井》等。其古文中的上乘之作如《惟纬考》、《诗序辨》、《诗亡辨》、《欧阳修诗本义跋》等篇,思理清楚,辨证明晰,行文纡徐而委曲。其诗文集有《西庄始存稿》四十卷,《西沚居士集》二十四卷。此书收词四十一首。虽无宗派,然甚为细密。考鸣盛尝题《巏堥山人词集》云:“词之为道最深。大约只一细字尽之。北宋词人,原只有艳冶、豪荡西派。自姜夔张炎、周密、王沂孙方开清空一派。百年来,以此为正宗。然艳体、豪体,亦白无妨,总之以细为归耳。”此可见其主旨之所在。有先泽残存余。

猜你喜欢

  • 蹇斋琐缀录

    八卷。明尹直(详见《明良交泰录》)撰。此书所载皆明代掌故,尤其是对内阁中官宦罢陟,恩怨报复等事记载颇详。此书仅清《钦定续通考》、《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版本除《四库全书》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

  • 清芬阁吟稿

    一卷。清许英撰。许英,生卒年不详,字梅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许峻山之女,嘉兴沈光春之妻。清代画家。善画山水、花卉、人物,人赞其“笔极精到,而又苍秀”。此书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附于其夫沈光

  • 翊圣保德传

    三卷。宋王钦若(962-1052)撰。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属江西新喻)人,中进士甲科,官至司空、门下侍郎等。王钦若状貌短小丑陋,为人奸诈,因妒忌寇准在澶渊之役立奇功而进谗言使寇准去职。王钦若

  • 粤海关志

    三十卷。清彭年撰。彭年,清内府镶黄旗人。道光十四年(1834)任粤海关监督。是书即于彭年在任时修,至道光十八年修成。是书首为凡例。卷一为皇朝训典,卷二至卷四为前代事实,卷五、卷六为口岸,卷七设官,卷八

  • 易经补义

    ①四卷。明方芬撰。方芬字舒林,安徽歙县人。此书全列《本义》于前,而把自己所阐发的意思附赘在书末,均标有“补”字加以分别。所得非常肤浅。凡例说,述其王父有度所撰《易旨正宗》,及其父希莱《易经要旨》而作此

  • 楚辞串解

    一卷。清陈大文(生卒年事迹不详)撰。陈大文,字简亭。此书见饶宗颐《楚辞书录》引日人西村时彦《读骚庐丛书》,日本大阪大学藏钞本(怀德堂文库旧藏)。

  • 松臞集

    二十八卷。明曾鹤龄(1383-1441)撰。曾鹤龄,字延年,一字延之,号松坡,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明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第一,授修撰。正统三年(1438)与修实录,进侍讲学士,为当时著名文章

  • 史怀

    十七卷,明钟惺(1574-1624)撰。钟惺,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伯敬,号退谷。万历年间进士,授行人,迁工部主事,改南京礼部郎中,累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为人严冷,不接俗客,官南都时,租赁秦淮水阁

  • 随隐漫录

    五卷。宋陈世崇撰。生卒年不详。陈世崇字伯仁,号随隐,崇仁(今江西崇仁)人。(一作临川)随父入宫禁,仍充东宫讲堂说书,兼两宫撰述。后仕皇城司检法。受贾似道排挤,退隐归乡,入元著《随隐漫录》。此书多记同时

  • 经典文字辨证书

    五卷。清毕沅撰。参见《说文解字旧音》。毕氏自序谓作是书有五例:“一曰‘正’,皆《说文解字》所有者也;二曰‘省’,笔迹稍省于《说文》,‘’之为‘香’,‘髃’之为‘腢’,是也;三曰‘通’,变易其文而不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