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贞观公私画史

贞观公私画史

一卷。又称《贞观公私画录》,亦简称《公私画录》。唐裴孝源撰。裴孝源,其生卒年及里贯不详,生活在贞观显庆年间,曾官至中书舍人、吏部员外郎。按《新唐书·艺文志》记载,裴孝源有《画品录》一卷,现已传佚;据张彦远之《历代名画记》也以引裴孝源画录最多,却都不是此书,故裴孝源可能有另一本记载贞观显庆年间画家品第书籍。裴孝源在《贞观公私画史》序中阐述了此书之成因及目的,当时大唐汉王元昌颇好画道,且“天植其材,心专物表,含运覃思,六法俱全,随物成形,万类无失”,每当闲暇、饮宴之时,经常与好画之群臣“商榷精奥”,其中又尤其对裴孝源推重,便命裴孝源对魏晋以来的前贤遗迹加以整理,并且品评其水平高下,列出先后顺序。该书所收画幅“起于高贵乡公,终于大唐贞观十三年秘府及佛寺并私家所蓄,共二百九十八卷,屋壁四十七所,目为《贞观公私画史》”。可见,是编旨在著录贞观以前古画名目,兼评其品格高下。而实际上,其收录始于南朝宋之陆探微,所列亦皆隋代收藏之官本,非为“秘府”、“佛寺”及“私家”所蓄,壁画亦仅止于隋朝。《画史》实际上所收录的卷(幅)数目亦与序中之“二百九十八卷”不相吻合,书中实际只有二百八十九卷。而且其中亦有乖误,如“右十二卷并摹写本非陆(探微)真迹”,可其右所列仅为十一卷,殆因年代久远,传抄有误。《贞观公私画史》体例清晰,先列画名,后列作者,按其品格高下序次,并按南朝梁官库藏画目录即《太清目》一一检收。《太清目》今已不存,故考隋前之古画名目,皆以此为本。《贞观公私画史》亦为赏鉴家之祖本,是我国绘画史上重要史书。该书有明《王氏画苑》本、《唐宋丛书》本、《续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及《美术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经义管见

    一卷。清饶一辛撰。饶一辛字冶人,南城人。此书成于雍正三年(1726)。共有七个图说,周易统天旋卦赋一,说卦传论一,纳音五行论一,古今本得失论一。对于周子太极图、邵子先天图多有攻击驳斥,而饶一辛自己造的

  • 冷语

    三卷。清代刘源渌(1619-1700)撰,其弟子马恒谦编辑而成。全书仿照朱熹的《语类》一书体例,依据朱熹的学说并以此展开论述,大意为攻击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但观点有些偏激之处,如攻击对程朱学说

  • 续泉说

    一卷。清李佐贤撰。李佐贤,详见《古泉汇》条。卷首为同治十二年(1873)十二月鲍康序,次为说评。列于前者为李说,附于后低一格者为陈介祺评,末以吴清卿、王廉生之说附之。据鲍康序云,本书为李氏原稿,卷尾所

  • 尚书孔传参正

    三十六卷。清王先谦(1842-1917年)撰。王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清末著名学者,同治四年进士,光绪年间官至国子祭酒。王先谦勤于治学,校刻有《皇清经解续编》,撰有《十朝东华录》、《汉书补注

  • 宋诗删

    二十五卷。清顾贞观(1637-?)编。顾贞观字远平,一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属今江苏)人。康熙五年(1666)举人,官内阁中书。与吴兆骞为友,齐名。康熙十五年(1676)馆于宰相纳兰明珠家,与其子

  • 畿辅人物志

    二十卷。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解》)撰。记载有明一代畿辅(今北京河北一带)人物。以地系人,存其事迹。详于御珰抗节之士,寓有褒贬之意。有清初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 荣河县志

    ①八卷。清李长庚修,张殿珠纂。李长庚字宏庵,辽宁辽阳县人,康熙二年(1663)举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荣河县知县。在任期,仁慈爱民,德政颇嘉。张殿珠,举人,新宁知县。按荣志创修于明万历二十六年

  • 读史兵略续编

    十卷。清胡林翼撰。此书体例同《读史兵略》。因前编终于五代,故又作《续编》,述宋、元、明三朝兵事,取材于毕沅《续资治通鉴》和《明史》。此书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上海图书集成印刷局铅印本,据莫友芝抄

  • 集异记

    ①南朝宋郭季产撰。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史不存目,亦不知其卷数和亡于何时,唐宋诸类书中有征引,或题撰人为郭季产。此书无古辑本,鲁迅《古小说钩沉》录其遗文十一条,其中有五条鬼怪故事,四条宣扬卜筮之术、

  • 金楼子

    六卷。南朝时梁萧绎(508-554)撰。萧绎字世诚,小自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天监十三年(514)封湘东王,历任会稽太守、侍中、江州刺史、荆州刺史。侯景之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