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邬氏丛书

邬氏丛书

十种,十二卷。邬庆时编。邬庆时字伯健,广东番禺人,毕业于两广方言学堂,曾教授于广东时敏学堂。是书汇集其祖父邬启祚、其父邬宝珍、叔父邬宝理、兄邬以谦及邬庆时本人著作。另有版本名《邬氏初集》者收书及著者略有不同。邬启祚字继庵,号吉人,是编收其《耕云别墅诗卷》一卷、《耕云别墅词话》一卷、《诗学要言》三卷。邬宝珍字宏根,一字通源,是编收其《智因阁诗集》一卷、《明珠》一卷(集《明儒学案》中有益修养之语)、《吉祥录》一卷(录易象六十四条,以为立身处世之标准)。邬宝理字宏庄,号达夫,早卒,《达庵随笔》一卷,乃其读书笔记。邬庆时二种:《番禺隐语解》一卷(以俗语解隐语,并考其所由来)、《经学导言》一卷。先人著作均附家传墓志,诗集又附有朋友之评论、题词。每种之末也都有邬庆时跋语。有民国年间广州邬氏刻本。

猜你喜欢

  • 满汉合璧帝后全徽

    一卷。是书为抄辑清天命至同治朝,十帝二十一后全谥,卷首并列肇、兴、景、显四代帝后尊谥。书为满汉字合璧书写。按有清一代制度,帝后尊谥,太祖高皇帝以创业垂统,累加至二十四字,孝慈高皇后则十六字,太宗文皇帝

  • 万青楼诗文残编

    一卷。清邵昂霄(约1745年前后在世)撰。邵昂霄,字丽寰,一字子政,号晸甫,余姚(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生,次年举博学鸿词科。所著诗文《万青楼稿》,身后散佚。本编为其

  • 澹思子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经子臆解》条)撰。是篇乃是王世懋讲学之书。认为孟子之所以不及孔子,是因为其“性善”之说。此书亦收入《王奉常杂著》(明万历十三年(1585)刊本)之中。

  • 老子道德经

    ①见《老子》。②见河上公《老子注》。

  • 周易文诠

    四卷。元赵汸(生卒年不详)撰。汸字子常,休宁(今属安徽)人。师事学者黄泽,受《易象》、《春秋》之学。后复从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筑“东山精舍”,读书著述其中。从此,造诣精深,诸经无不通贯,而尤邃于《春

  • 读小戴礼日记

    无卷数 清阮惟和(生卒年不详)撰。惟和,字子衡,松洪府奉贤县(今上海市)增生。《读小戴礼日记》乃《学古堂日记》之一种,其书有考《曲礼》四条、《檀弓》四条、《王制》三条、《月令》十四条、《曾子问》两条、

  • 五经讲宗

    五卷。明颜茂猷(生卒年不详)撰。茂猷字光衷,福建漳州人。崇祯七年进士,特旨五部会元,礼部主事。作品有《六经纂要》、《五经讲宗》、《迪吉录》等。此书讲述《五经》宗旨,乃作者自抒心得。但是讲《易》之卦变,

  • 三礼陈数求义

    三十卷。清林乔荫撰。林乔荫生卒年未详,侯官人,精通礼经。林乔荫因三礼自郑玄之后,注者多家,其间礼器物品的数量、大小、规模(即“数”),往往有未弄清楚处。因之取三礼本文,反复分析,以彼此前后互相参证,三

  • 旭山集

    十六卷。明金忠士(约1607年前后在世)撰。金忠士,字元卿,安徽宿松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著有《旭山集》。此集共十六卷,诗仅一卷,其余皆杂文。忠士历任边

  • 金石萃编

    一百六十卷。清王昶编撰。王昶(1725-1806),字德辅,号述庵,又号兰家,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好金石之学,收罗商周铜器及历代石刻拓本颇多。曾参加纂修《大清一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