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阴符经解

阴符经解

①一卷。旧本题黄帝撰,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注。此书始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录为《集注阴符经》一卷,题太公、李筌、杨晟等十一家注,无集撰者姓名。宋人研究著录《阴符经》,据十一家注隐去唐代李淳风、李洽、李鉴、李锐、杨晟等五人姓名而题六家注,或在六家之前加伊尹而称七家注,明清以后皆依之。六家或七家中唯李筌是唐代人,故后人称此书为李筌注本。《阴符经解》,又称《黄帝阴符经集注》、《集注阴符经》。唐以前学者对此书少有注述,《战国策》、《史记·苏秦列传》、《隋书·经籍志》虽皆有关于《周书阴符》、《太公阴符铃录》的记载,但其书皆已亡佚,不知与《阴符经》是否相涉,也难定《阴符经》是否先秦传物。《阴符经解》一书,取经文四百余字本(后人窜入百余字),不分篇章,卷首有序,略采各家之说以注经文,其中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等家均不过数言,也有不标名之注,唯李筌之注最详。注文以兵家、道家之语相揉和,阐释机变权谋、强兵战胜之理和阴阳变化、天人相生相盗之旨。由于《阴符经》一书在唐以前少有传载,又传说唐李筌自称得自嵩山虎口岩石室之中,所以宋以后学者或疑其书为李筌所作;或认为《阴符经》是先秦之作而题黄帝是李筌所伪托。虽然学者对此多有争议,而《阴符经解》确为世传最古本并被载入史册,引起后世学者争相研究注述,流传广泛且影响深远,李筌之功仍不可没。现存明《说郛》本,明《道藏》本,明《汉魏丛书》本,清《墨海金壶》本,清《百子全书》本、清《四库全书》本等。各版本标名或所题注者稍有差别。②一卷。明焦竑(详见《易筌》)撰。阴符一词,始见于《战国策》,称“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此书《汉志》、《隋志》都没有著录,已经失传。今世传《阴符经》流行本,为唐李筌集注本。宋黄庭坚、朱熹认为《阴符经》一书是李筌托名伪作。自李筌以后,注释《阴符经》者,有数十家之多。各家又从不同角度释经,或以为道家言,或以为兵家言,或以为神仙家言。焦竑注《阴符经》,虽引神仙家“擒真铅,真铅制真汞”之说,但多以佛理解之,与刘处玄《阴符经注》极为相近,其要旨主张“儒、释、道”三教归一。后世学者对此书颇不为重,明《道藏》未予收录。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只在道家类存目中予以著录,所据为两江总督采进本。现存《宝颜堂秘笈》本。

猜你喜欢

  • 四书讲义

    ① 一卷。明顾宪成(1550-1612)撰。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江苏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万历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因忤旨,归故里。与弟允成创东林书院,与同道讲学其中,抨击奸佞,声名大振,阉党魏忠

  • 蔆湖沈氏丛书

    见《所愿学斋书钞》。

  • 诗纪历枢

    一卷。题缺名,不知何人所辑。全书共辑录十三条。“箕为天口主出气,尾为逃臣贤者叛,十二诸侯列于庭”一条,引见《太平御览》;“天霜树落叶,而鸿雁南飞”一条,引见《初学记》;“立秋促织鸣,女工急促之候也”一

  • 月坡诗集

    四卷。清郭植(约1745年前后在世)撰。郭植字千岸,号月坡,古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郭植乾隆中登进士,工诗。本集分四编:《雪竹草堂集》、《北游集》、《台江草》、《温陵草》。以集中编年考之,迄

  • 乡党考

    一卷。清黄守儛撰。守字云石。福建三山人,乾隆进士,官至余杭知县。是书共二十六条。并绘图十四弁于首,有朱仕琇、孟超然二序与守儛的自序。是书搜采很富,虽不如江永的《乡党图考》精密,但剪裁颇费苦心,便于览者

  • 敦艮吉斋诗存

    二卷。《文存》四卷。清徐子芩(?-约1876)撰。附《劫余小录》一卷。徐元叔撰。徐子芩,字西叔,号易甫,一号毅甫,晚号龙泉老牧。安徽合肥人。道光举人。不求官,耕牧山中,以“狂人文士”居。《敦艮吉斋诗存

  • 宗一圣论

    二卷。明吴应宾(生卒年不详)撰。吴应宾字客卿,一字尚之,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十四年(1580)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自目眚告归。居乡四十载,闭户著述,深于性命之旨。天启中以理学召,不赴,加左春坊。门

  • 图书秘典一隅解

    一卷。清张沭(详见《周易疏略》)撰,张煓注。煓乃沐之子,仕履不详。秘典者沭之书,一隅解者煓之注。此书前有序文,列汤斌、毛奇龄书二首。全文所立观点,实为姚江“良知”论。认为世上万物的变迁在于其内在的神灵

  • 毛诗舒氏义疏

    一卷。旧题舒援撰。清马国翰辑。舒援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隋志》经部诗类著录《毛诗义疏》二十卷,舒援撰。《唐志》以下目录皆不著录,可见失传已久。考此书著录位在陆机《毛诗草木虫鱼疏》三卷后,后魏安丰王元延

  • 通宗易论

    无卷数。清金人瑞著。金人瑞原姓张名采,后改姓金,名人瑞,又名喟,字圣叹,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金氏为人狂傲,评点演义小说颇为世俗所称道。清朝初年,其因抗粮哭庙案被诛。此书共六篇:首篇题为易抄引,有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