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
六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一书,古作三卷,金陵刻经处刻本开为六卷,是道宣于麟德元年(664)六月在长安南郊清官乡净业精舍集成。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说明舍利表塔,第二十缘。第二章、列经像垂降,有五十缘,并于此章内引圣寺瑞经僧,分三节说明圣寺有十二处。第三章、说明灵教有三十八则,后列有神僧三十则。此卷的写作目的在于:为敦初信,情在悟宗。此书对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塔寺建筑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见载版本有金陵刻经处刻本。
六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一书,古作三卷,金陵刻经处刻本开为六卷,是道宣于麟德元年(664)六月在长安南郊清官乡净业精舍集成。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说明舍利表塔,第二十缘。第二章、列经像垂降,有五十缘,并于此章内引圣寺瑞经僧,分三节说明圣寺有十二处。第三章、说明灵教有三十八则,后列有神僧三十则。此卷的写作目的在于:为敦初信,情在悟宗。此书对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塔寺建筑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见载版本有金陵刻经处刻本。
十四种,二十五卷。民国陆明桓辑。陆明桓字简敬,江苏青浦人。陆明桓之先人多有知名人士,而经清末战火,其著作丧失甚多;于是,陆明桓搜集清道光、咸丰以来,其先世伯叔群从著述,编成该族姓类丛书。收书有清陆日曛
十卷。清冯溥(1609-1691)撰。冯溥,字孔博,号易斋。益都(山东寿光)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谥文毅。冯溥喜交朋结友,好宴请文士,常欢聚万柳堂别墅,宴饮赋诗,切磋词句。其
一卷。作者不详。旧载左圭《百川学海》中,既无序、跋,也没有所作年月。是书仅三十二条,杂录砚之产地及其故实。中间载有欧阳修、苏轼、唐询、郑樵诸人之说。收录既不广博,也有一些错谬疏漏。如以端溪子石为在大石
一卷。不著编辑者姓名。此书汇集群书所引孔子之言。观其孔子卜得贲一条,自记云,已见《漆雕氏》,第与此少异。孔子曰:“吾志在《春秋》”一条,自记云,已刻再查。鲁哀公使人穿井一条,自记云,已见《集语》卷五。
十卷,《附录》一卷。或名《云阳集》。元李祁(约1347前后在世)撰。祁字一初,别号希蘧。生卒年不详。茶陵(今属湖南)人。元统元年(1333)进士。除应奉翰林文字,改授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元末
三十六卷。宋黄希原本,由其子黄鹤继续成书。黄希字梦得,宜黄(今属江西省)人。生卒年不详。登进士第,官至永新(今江西吉安)县令。尝作春风堂于县治,杨万里为其作记。今载诚斋集中。黄鹤,字叔似,著有《北窗寓
一名燕间录。二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书为陆深随笔札记之文,共二卷,杂论史事得失,经典异同,也涉及一些当代故实。如:“我朝准周礼建官,以吏、户、礼、兵、刑、工为次第,在庭立班亦然。宋制虽
不分卷。清常茂徕(详见《增订春秋世族源流图考》)撰。茂徕先撰《增订春秋世族源流图考》六卷,又鉴于各国君王卿大夫皆有谱系,王后及诸侯夫人、妃妾、子女及各国诸臣的妻妾子女姊妹姻娅等若无谱以维系,不免仍有遗
五卷。元瞿祐(1341-1427)撰。瞿祐(一作佑)字宗吉,自号存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官至内阁办事。瞿祐少时,以和凌雪翰“梅雪争春”词知名。又作“赋鞋杯”词,呈杨维桢。洪武中,以荐历宜阳训导,
一卷。清冯兰贞撰。冯兰贞,生卒年不详,字声畦,江苏金坛人,知府于尚龄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为《凝香阁合刻》之一。刊于道光十三年(1833)。共收诗一百零八首,词七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