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雷刻四种

雷刻四种

六卷。清雷浚撰辑。雷浚生卒年不详,字深之,江苏吴县人。早年受业于江明经沅之门,为学古堂斋长。研治小学,颇有根底。钮树玉曾撰《说文新附考》一书,虽收录新附字四百零二个,然而于经典中所遗之字并没收录完全。雷浚便用《说文解字》与《中庸》、《大学》、《论语》、《孟子》进行校核,寻觅《说文》中漏收之字,从《大学》中发现九字,《中庸》中发现十二字,《论语》中发现四十四字,《孟子》中发现七十六字,共一百四十一字,皆为《说文》中所不载,也为钮树玉书所漏录。雷浚还用钮树玉的方法,从历代经典,字书中广泛收录俗字,汇为《说文外编》十五卷。许慎《说文》引述经文是为了训释字义,而不是为了诂经,因而所引的经文有的用的是本义,有的用的是引申义或假借义,对此后人有所不察。加之许慎引证经文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均末说明,故使后人无所适从。雷氏发现许慎引述经文的规律有三:一是引经文训释本义,二是引经文训释假借义,三是引经文训释引申义。雷浚《说文引经例辨》对《说文》引经各条逐一进行分析,使许慎的训释更为完善,字义更为准确。王筠《说文释例》对许书作了全面分析,雷浚此书则专论引经。雷氏之书堪与王氏之书媲美。另雷氏还收录了顾广圻《说文辨疑》。刘禧延治音韵学多有所得,然文多散佚,雷浚辑其佚文散帙,而成《刘氏碎金》一书附刊于后。《雷刻四种》目录:清雷浚《说文引经例辨》三卷,《说文外编》十五卷,《补遗》一卷,清顾广圻《重刻说文辨疑》一卷,清刘禧延《刘氏碎金》一卷。有清光绪十年(1884年)雷氏家刻本传世。

猜你喜欢

  • 江道编

    一卷。齐召南撰。齐召南,天台人。《江道编》小方壶斋本,共一卷。首列金沙、雅砻二源。以下依次叙述所会之沱、涪、黔诸江以及洞庭湖与汉水。谓经东流望江,至江南界。循江阴,抵昭文白茅镇,至崇明西明北是为入海之

  • 善化县志

    ①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王勋修、王馀英纂。王勋,曾任善化县知县。考善化县志,明万历年间知县唐源创修,崇祯年间知县黄承中再修志。其后康熙和乾隆年间均曾重修县志。此志则为王勋任善化县知县后所修。《善化县

  • 达庐诗录

    四卷。清冯善征(?-1922)撰。冯善征字子久,江苏南通人。优贡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荐举经济特科,廷试列高等,以知县分发四川,补云阳县,莅任一载,廉政爱民,颇有政声。后递进阶比道员,谢所居官。

  • 四库书目略

    二十卷,附录一卷。清费莫文良编。费莫文良,生平不详。该目著录“四库”所收之书和存目之书的书名、卷数、撰者,末有杭本《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胡氏《附存书目》,《四库全书总目》中所未载之书在《附录》中揭示。

  • 东平州志

    ①八卷。清张聪、张承赐修,单民功纂。张聪,汉军正黄旗人,荫生,康熙十九年(1680)任东平知州。张承赐,康熙年间任东平州知州,张聪之宗兄。张聪宰东平州后,以东平郡乃古齐鲁之交,遗风故俗,为遐迩所重,搜

  • 石泉县志

    十卷,清赵德林修,张沆纂。赵德林字小山,华阴人,拔贡,曾任石泉县知县。张沉字槎仙,成都人,举人,石泉县训导。石泉县志,创修于康熙年间县令田邰茁,然仅十四页。县令林逢春续之,仍未成书。乾隆二十三年(17

  • 归安姚布政传略

    一卷。清姚文田(1758-1827)辑。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嘉庆初状元,官至礼部尚书。著有《邃雅文集》等。此书为清姚延著传记资料汇编。延著字象宪,归安人。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官至

  • 蒙古字韵

    二卷。撰人不详。是一部中国元代用八思巴字拼写汉语(也称八思巴汉语)的韵书。编著于1269-1292年之间。元刻本流传至清道光年间,后亡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存目”著录,云有“两淮盐政采进本”。

  • 简斋集

    十六卷。宋陈与义(1090-1138)撰。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授开封府教授,累迁兵部员外郎。绍兴中,官至参知政事。与义诗源出豫章,天分绝高。风格

  • 尚书微

    一卷。清刘光縢撰。本书所解释的只有《西伯戡黎》、《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等几篇,颇多新见,其中尤以解《金縢》为新,认为“武王知周公之圣,荐之于天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