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韩诗内传证

韩诗内传证

四卷。清宋绵初撰。宋绵初江苏高邮人,乾隆四十三(1777)年拔贡,官训导。本书鉴于宋代王应麟《诗考》所辑的韩诗,尚有许多遗略之处,特作补充。如“和乐且耽”一句,注释为“耽,乐之甚也”,据慧琳《一切经音义》载韩诗“无与士媅”,引韩诗注“媅,乐之甚者也”,由此推知毛诗用“耽”字,而韩诗用的是“媅”字。书中也有两说并立,未作折衷的,如《汝坟》一诗,《后汉书·周磐传》注称“韩诗曰辞家也”,而《麈史》则称为思亲之诗;如《鸡鸣》一诗,《太平御览》称韩诗曰“谗人也”,《玉海·韩诗章句》称“说人也”,解释完全不同,其中必有一说为讹传,此书未去考证辨明。对《燕燕》一诗,李黄集解韩诗称,“卫定姜归其娣,送之而作”,范处义《补传》则称“定姜归其妇”,应该是《补传》正确而《集解》有误,本书均未明辨。只有对“简简黄鸟,载好其音”一句诗,进行了分析,根据《御览》影宋本只用一个“简”字而第二字空缺,推论未必仍是“简”字,很有道理。有《积学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河间献王书

    一卷。汉刘德撰,清马国翰辑。刘德字君道,景德前二年,用皇子为河间王,《汉书·艺文志》儒家,有河间献王对上下三雍官三篇。后汉张纯尝拟《河间古辟雍记》,奏之。其书《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并不著录

  • 周易汉读考

    三卷。清郭阶撰。郭阶字子贞,水人。作者年轻时受业于刘毓崧门下,校阅易经异同,依据其师《通义堂文集》、《笔记》等书,仿照段玉裁《周礼汉读考》的体例,对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中所引马融、郑

  • 公羊臆

    二卷。清张宪和撰。张宪和,平湖(今浙江平湖)人,官湖南辰溪县知县。他对《春秋公羊传》深有研究,著有《公羊臆》二卷、《读公羊注记疑》三卷,合刊为《张氏公羊二种》。《公羊臆》兼采汉、宋,博综众说,颇有心得

  • 正字元书

    一卷。清姜令谊(其生平著述不详)撰。令谊字搢云,四川云阳人。是编原名《养正字书》,旨在辨证六书正俗笔画,用以匡谬正俗。仿世行《草诀百韵歌》,撰为五言偶语,有如排律,共一百八十四韵,每韵之下,征注同类各

  • 类稿

    十卷。明涂几(约1497前后在世)撰。涂几,字寸约,又字孟规,宜黄(今江西)人。生卒年均不详。志尚高古,隐居著述。尝学于李存,究心象山之学。弘治初(1488)拟进时事策十九篇,因疾不果。几工词赋,得骚

  • 目莲救母劝善戏文

    三卷。明郑之珍(约生活在嘉靖至万历年间)撰。之珍字子玉,号高石山人,徽州(今安徽歙县)人。由于屡试不中,于是从此不试诸生。据卷首倪道贤序,称其至孝,自童至壮,无丝毫违父母心意。喜谈诗,宏词奥义,一于调

  • 文字会宝

    不分卷。明朱文治撰。朱文治,字简叔,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平不详。本书取前代之文,人各一篇,裒而成集。其凡例称,书家姓名均据文之朝代后先为序次。不过,其中亦有编排错误。如王勃在江淹之前,刘禹锡在骆宾

  • 大学中庸演义

    廖平(1852-1932)撰。廖平原名登廷,字季平,晚号六泽,四川井研(今四川井研)人,经学家。著有《四益馆丛书》、《六译馆丛书》。平以《大学》为皇帝之学,专在治平,乃以修身为本,推修齐以比平治旧说之

  • 史论初集

    无卷数,清朱直撰。朱直,字少文,江苏人。《史论初集》是为驳正宋人胡寅的《读史管见》而作,其中颇有持平之论。胡寅所论有些偏激;其论人则以孔子、颜回、孟子等为楷模,其论事又以虞夏、商周为典范,其用词过于激

  • 周易翼简捷解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拾遗》一卷,附《群经辅易说》一卷。明陈际泰撰,周光德辑。此书禀承宋人图书之学以言《周易》,说河图、洛书体用相为附丽,表里互为经纬,都师羲易。首卷载古今诸图,中间十六卷是捷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