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韵母

韵母

五卷。明吕维祺撰。《音韵日月灯》之一。吕氏生平见“音韵日月灯”。吕氏谓字者孳乳增多者也。母之生子必本其父。父一而已,母有七,宫商舌牙之类是也。母有三十六,见溪之类是也。有开有合,分其族氏。有清有浊,辨其世类。有开收之等,以析伯仲。有点画反切,以核形体姓名。有“众”“独”之音,以分子姓世系。基于以上认识遂撰《韵母》一书。该书相当于韵图。它按照等韵学理,以声调为纲,统辖一百零六韵,将韵目标于书眉,注明开合呼及字数,纵列各声纽之字。各纽注以字母及等第,如见一、见三等,下列同小韵之字,顺序排列。字母之旁注明反切,各字之旁标明“众”、“独”、“补”。吕氏云:“‘众’者,一字数音者;‘独’者,独音也;其未查明者则缺之;间有‘补’字,乃沈韵原无而今补出者。”这部书对诗韵及《四声等子》等的分韵定呼,作了某些订正。吕氏云:“沈韵(案指诗韵)既失音等,复混开合,今依《等子》《经世》等书正之。然《等子》亦有讹者,如平声之侵覃盐咸、上声之寝感琰豏、去声之沁勘艳陷、入声之缉合叶洽,本呼如山开摄,而《等子》深咸二摄皆作合摄,以《正韵》《中原雅音》考之,俱宜改作开摄,袁子肩亦有宜作开摄之说。”认为《等子》定侵覃等闭口韵为合摄是“讹”,它们本呼如山开摄,这是吕氏根据后代〔-m〕尾变为〔-n〕尾的事实,否认它们本读为闭口(合摄),反诬《等子》讹误,说明吕氏对古今音变的认识是肤浅的。吕氏谓“声音以《正韵》为主,《正韵》主中原雅音”,因此《日月灯》三书所表现的基本属中原雅音。《韵母》的列字,大体折衷于诗韵与《正韵》之间。分等仍如《等子》的四等,不过它把一、二、三、四等称为开、发、收、闭,其分等主要从声类着眼,称谓仿效邵雍。在《同文铎》所附《图说》中,吕氏附《等子》四图,作为图说的例子,说明旧等韵对吕氏有重要影响。吕氏说:“盖以七音生切,切生字,字复生字,生生不穷,故曰韵母。”所以这部书称为《韵母》。《音韵日月灯》有明崇祯六年(1633年)刊本。

猜你喜欢

  • 月屋漫稿

    四卷。元黄庚(约1302前后在世)撰。黄庚字星甫,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曾客居山阴,越中诗社征诗,庚为第一,为当时推重。著有《月屋漫稿》。此集作于泰定帝四年(1327)。前有元泰定四年自序。

  • 辽阳县志

    四十卷。清裴焕星等修,白永贞纂。裴焕星,光绪三十四年(1908)拔贡,民国十四年(1925)裴焕星任辽阳县县长。白永贞(1867-?),字佩珩,隶满洲镶白旗,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候补

  • 网山集

    八卷。宋林亦之(1136-1185)撰。林亦之,字学可,号月渔,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亦之是林光朝之弟子。光朝讲学于红泉,去世后,学者请亦之继其席。赵汝愚统管福建时,曾向朝廷推荐亦之,未及用而卒。景

  • 四书说剩

    一卷。清黄之晋撰。黄之晋字铁禅,江苏丹阳(今同)人。官至江西知县。书中有与胡绍勋、夏燮善商榷语。黄之晋精于训沽,故书中详于字义。如“恂恂如也”的“恂恂”,“乡也”的“乡”,“盖阙如也”的“盖”,“夫子

  • 春秋识小录

    九卷。清程廷祚(详见《大易择言》)撰。此书为考证《春秋》经传之职官,地名、人名之作。凡《职官考略》五卷,《地名辨异》三卷,《人名辨异》三卷。《职官考略》首为数国共有之官,次为一国特有之官,皆分列排纂。

  • 安肃县志

    十六卷。清张钝修,史元善纂。张钝,安顺人,曾任安肃县知县。史元善,溧阳人,贡生。乾隆四十二年张钝出任安肃县令后,聘史元善纂辑县志,四十三年(1778)刻印。此志卷首有张钝、李策、石梁序及旧志序十篇。正

  • 后汉书补注

    二十四卷。清惠楝撰。惠楝,作有《周易本义辨证》,已著录。《后汉书补注》中只标所注的句子,书中以范晔作《后汉书》史事为主,杂引诸书,考究训诂,引证史实。采集群书编辑成书。把列传分为上中下三卷,为《后汉书

  • 文园漫语

    一卷。旧本题程希尧(生卒年不详)撰。不著时代,也不详作者始末。书中“诗韵更定”一条中有“我朝《洪武正韵》字样,由此断定程希尧为明朝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止一卷,内容大旨是合儒、禅而一之,认为佛法皆从

  • 鹰论

    二卷。意大利利类思(1606-1628)纂译。利类思,意大利传教士,1637年来华,译有《超性学要》等书。清初康熙年间,朝廷统治者仍沉缅于关外的马背生活,养鹰放鹞,驰骋狩猎,视为故常。当时清圣祖玄烨(

  • 医统正脉

    见《古今医统正脉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