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鸿逸堂稿第二十一册

鸿逸堂稿第二十一册

一卷。明王炜撰。王炜号不庵,山西太原人,又说安徽歙县人。生卒年月未详。自其祖龙山及其父贯一,世传理学。王炜少年为任侠,而又为清虚玄识,为假道学,既而知非尽合,则又为昙瞿弟子,为全没意智汉,宇宙上下无可当其心者,于是立不庵之号,为隐逸游侠者。著有《鸿逸堂稿》。《鸿逸堂稿第二十一册》记王炜游侠所见闻事,揭露出明朝末年政治之腐败,暗于用人,酷于筹饷,百姓倍受扰害,困苦异常,对了解明末社会风情也有一定参考。其第二册有内江纪事,记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攻成都东北诸邑,及攻内江事,附有塘报。又有郾师纪事,记李自成遣刘宗敏等攻郾师事,如实记载了明末农民起义军事迹。《昭代丛书》中之《嗒史》亦有此二篇,盖即取材于《鸿逸堂稿》中。《鸿逸堂稿第二十一册》有清康熙间刻本。

猜你喜欢

  • 涡阳县志

    十七卷,首一卷。黄佩兰修,玉佩箴等纂。黄佩兰,字自芳,河南叶县人,民国六年(1917)来知涡阳县事。王佩箴,字敬民,河南南阳人。涡阳县设治,始于清同治初年,割蒙、亳、宿、阜四县土壤相接者,隶于版图,并

  • 易小帖

    五卷。清毛奇龄说《易》之语,由其门人编次成书。毛奇龄所著的经解,只有《仲氏易》和《春秋传》两种是他亲自编写,其余均出自他的门人之手,因此其中加入了门人之语。此小帖共有143条,全讲《易》之杂说,与《仲

  • 春秋辑说汇解

    二卷。清曹逢庚撰。逢庚字上章,号肃堂,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乾隆壬辰(1772)科举人,癸丑(1793)钦赐翰林院检讨。精于经学,著有《淡和堂经说》等。所著《春秋辑解》十二卷原藏于家,同治九年(1

  • 二半山房吟草

    一卷。清李鸿仪(生卒年不详)撰。李鸿仪号逵羽,番禺(今广东番禺人)。出身布衣,工五言诗。本卷辑其诗十四首,附二《半山房诗钞摘句》十八言。有清同治二年(1863)序刊《柳堂师友诗录》丛书本。

  • 刘清惠集

    十二卷。明刘麟(1474-1561)撰。刘麟字元瑞,一字子振,号南坦,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寓居湖州,与吴婉、施侃、孙一无、龙霓结苕溪社,号为“苕溪五

  • 别本海陵集

    一卷。宋周麟之撰。麟之生平详见《海陵集》辞目。此本诗六十三首,文四篇。即《外集》一卷,书贾削去标题外集字,作伪帙,以欺世人。此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海上青楼奇缘

    见《海上花列传》。

  • 户部则例

    一百卷。载龄等奉敕修。载龄,道光进士。官至兵部、户部尚书,大学士,袭不入八分辅国公。是书首载同治十二年(1873)请修“则例”的奏疏。全书分十六类,为户口、田赋、库藏、仓庾、漕运、盐法、茶法、参课、钱

  • 说文解字索隐

    一卷,补例一卷。清张度(生卒年不详)撰。张度字叔宪,又字吉人,号辟非,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张氏以不知六书不得谓之识字,不知《说文》之例不能明《说文》之谊,作《六书索隐》以求识字,作《说文补例》以求读

  • 留余草堂丛书

    十一种,六十四卷。清刘承干编。刘承干,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编者认为清中叶以后,学术方面扬汉学而抑宋学,故虽考据之学大盛,仍不免有世风日颓的征兆,有感于此,于是以劝世为宗旨,编此丛书,多收有关理学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