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亦乞烈

亦乞烈

读音:Yìqǐliè

【源】 ①元时女真人姓(57)。亦乞烈在辽时为敌烈氏,以部为氏。元时为蒙古迭儿列斤部一支,游牧于额尔古纳河附近(397)。至明、清,又改称纽祜禄氏(180,181)。②元时琳沁巴丹之子一曰伊奇喇斯(即亦乞烈),太祖命其子孙各以名为氏,有亦乞烈氏(24)。【变】 亦作〔亦乞列思〕(57,61)、〔伊奇尔岱〕、〔伊奇哩〕、〔伊奇喇斯〕(24)、〔伊奇纳斯〕(63)、〔亦启烈〕(57)等。【布】 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有此姓(380)。【人】 元英宗后速哥八剌,亦乞烈氏(399)。孛秃,亦乞列思氏,元时从征西夏,晋封昌王,卒后谥忠武(57,61,399)。


历史上女真族姓氏。《满族姓氏录》 有载,此乃元人译称,辽代译作 “敌烈”; 金代则作女奚烈; 明、清则作“钮祜禄”。至清融为满族,世居长白山、英额、安图、瓜尔佳、扎库木、佛阿拉、辉发、马尔墩等地方。乃满八族著姓之一。后或改为单姓朗、纽等。

猜你喜欢

  • 读音:Suō《姓氏词典》 引 《万姓统谱》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Yùn【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音yūn,不从。

  • 赫舒哩

    读音:Hèshūlī【源】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哈达、松花江、呼兰等地(23,63,180,260)。【变】①后改为何氏(180)。②一作〔赫舒理〕(260)。【人】赫舒哩登库,清镶黄旗人,世居哈达

  • 读音:Dāng【源】 ①羌戎之姓。汉时匈奴官名有当户,或因官称为当氏。晋末前秦有当姓,为羌族(62)。②唐时改北周所置覃州为当州,故治在今四川松潘境。当以州名为姓,见《姓苑》(15)。③蒙古族姓(36

  • 蒙古怯烈

    读音:Měnggǔqièliè《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云: “蒙古族姓。元成宗时上柱国也先不花,姓此氏。”

  • 读音:bì【源】①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公族之后(17,62)。卫有辟司徒,主垒壁者,辟氏当出此,见《路史》(9,11,12,60)。②系自姬姓。周文王支庶,武王同母少弟康叔之后有辟氏(17,60,62)

  • 代略

    读音:Dàilüè【源】 湘西苗族姓(116,402)。

  • 读音:Hǎn【音】轩氏有宣(Xuān)(17,21)和罕(Hán)(86)二音。参见轩(Hǎn)。 【源】①黄帝轩辕氏之后有轩氏(6,9,12,17,60)。②黄帝之子苍林氏之后有轩氏,见张澍《姓氏五

  • 唐佳

    读音:Táng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原籍无考(23,63,180,260)。【变】 后改为唐氏(180)。【人】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傅勒和之妻为唐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

  • 读音:Kūn/Kuen,Kwun【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成公太子髠顽之后,见《姓源》(17,62)。【变】 亦作〔髡〕(91)。【人】 髠屯,春秋时郑国外仆,见《左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