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邱
读音:Chìqiū
【综】 代北姓,后改为吕氏(27)。
【综】 代北姓,后改为吕氏(27)。
读音:Wòlá'nàér【综】元时蒙古人姓(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威喇诺尔〕(24)。亦作〔斡罗纳儿〕(399)。【人】哈剌哈孙,斡剌纳儿氏,元时历官大宗正、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右丞相,后封顺
读音:Cái【源】 见《姓苑》(15,21,62)。【布】 安徽淮南(362)、山西平陆(298)、汾阳(278)、河北乐亭(334)、广东顺德(363)、台湾澎湖、宜兰(68,261)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wū bǔ以技为氏,类巫氏。(见《通志·氏族略》)
读音:Wūlèjiǎtè【综】 清蒙古人姓。乌勒甲特伊昌阿,清蒙古正红旗人,嘉庆中官至云南开化镇总兵(61)。《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清嘉庆时云南开化镇南
读音:zhōng qī楚官,以官为氏。(见《淮南子·高诱注》)
读音:Rúdìngnāzhēng【源】 西夏人复姓,由两个西夏单姓所合成(95)。
读音:zhèn见《姓苑》。湖广松滋县有镇氏。(见《万姓统谱》)
读音:chén liú陈留,姬姓国,因以为氏。(见《英贤传》)
读音:Wéi【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公为之后,以字为氏,见《世本》(12,17,62)。【变】 一作〔为〕(86)。【望】 南郡(17,418)。【布】 山西汾阳(278)、云南东川(380
读音:Hèn/Henn【综】 源出不详。江苏武进有此姓(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