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火羅
【源】 唐永徽初,吐火罗国(在今阿富汗境)遣使献大鸟,是以国为氏(60)。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吐火”云: “唐永徽初,吐火罗国遣使献大鸟,是以国为氏。”(《姓氏词典》称; “吐火罗国为古大夏国之地。”) 既 “以国为氏”,当为吐火罗氏或省而为吐火氏。又,其据 《唐书·突厥传》 注云: “突骑施酋长有吐火罗姓。盖以国为氏。”
【源】 唐永徽初,吐火罗国(在今阿富汗境)遣使献大鸟,是以国为氏(60)。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吐火”云: “唐永徽初,吐火罗国遣使献大鸟,是以国为氏。”(《姓氏词典》称; “吐火罗国为古大夏国之地。”) 既 “以国为氏”,当为吐火罗氏或省而为吐火氏。又,其据 《唐书·突厥传》 注云: “突骑施酋长有吐火罗姓。盖以国为氏。”
读音:Kuàng/Kwang,Huang【源】 见《姓苑》(9,12,81)。今況、况已混为一姓。【望】 庐江(418)。【布】 古时庐江有此姓(12,81)。台湾桃园、台北、新竹等地均有此姓(68,
读音:Niúwángjíyán【综】 清镶蓝旗满洲笔帖式乌尔格之妻为牛王吉颜氏(260)。
读音:Xiāoyú【源】修鱼氏即萧鱼氏。萧鱼,郑地(古城在今河南原阳东),以地为氏(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修鱼”云: “一云即萧鱼氏。萧鱼,郑地。以地为氏。”其地在
读音:yì驿,姓。(见《正字通》)
读音:Mò’ěrjìlè【综】清满洲镶黄旗中有莫尔济勒氏(259)。又,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屯保之妻为莫尔吉勒氏(260),〔莫尔吉勒〕似即莫尔济勒之异译。
读音:Xīnjiā【综】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约兴呵之妻为新佳氏(260)。
读音:Tètèliè【综】 清驻防杭州满州八旗中有特特哷氏(256)。
读音:Xiá/Shya,Sva,I【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Tǎ’ěr【综】 彝族姓。世居云南永胜(375)。
读音:Yángshí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杨食氏,晋后。”此以名氏为氏,系出姬姓。或作“杨食”、“杨石”、“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