娀
【源】 有娀氏,古时诸侯,其后或去有字以娀为氏(7,17,60)。 【望】 河南(17,418)。 【人】 娀清,北魏将军(24)。娀乔,明时永乐中知县(24)。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古诸侯有娥氏,以国为氏。”有娥在今山西运城蒲州镇。《诗·商颂·长发》 “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 (疏):“有娀,契母之姓。妇人以姓为字。”
【源】 有娀氏,古时诸侯,其后或去有字以娀为氏(7,17,60)。 【望】 河南(17,418)。 【人】 娀清,北魏将军(24)。娀乔,明时永乐中知县(24)。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古诸侯有娥氏,以国为氏。”有娥在今山西运城蒲州镇。《诗·商颂·长发》 “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 (疏):“有娀,契母之姓。妇人以姓为字。”
读音:Chèmùgǔn金代女真族姓氏。为女真之白姓,“以姓为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后经民族融汇,至清融为蒙古族,世居喀喇沁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译作“彻穆衮”。
读音:Fèn【综】愤氏,毗陵儒家女,见《青锁后集》(63)。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hù《姓氏词典》 引曹玉林、鄂木尔 《新编注音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xiǎo【源】 ①小氏宜出于小颢,见《路史》(60,62)。②春秋时楚亦有小氏,小惟子是也,见《左传》(60,62)。③亦见《姓苑》(15,21)。【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
读音:Níhòu【源】 彝族姓(375)。
读音:Shàn【源】 大食国人赡思,家居真定,元至元中累官浙西宪佥(60,399),其后或以为氏。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姓氏词典
读音:Lèzǒng景颇族姓氏。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汉意为“金”。此姓系陇川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Qínchūlā【综】 清正蓝旗蒙古马甲达西河力之妻为秦楚拉氏(260)。
读音:Yòuguī【源】 系自子姓。周时宋微子之后有右归氏,见《路史》(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据《路史》注云: “宋微子后有右归氏。”此当系出
读音:Jiǒng【源】 周太仆冏之后(60,62)。【布】 北京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市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并注其源: “周太仆伯冏之后。”伯冏,周穆王臣,其后或以祖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