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南
【源】 系自芈姓。屈原裔孙仕北魏,北魏重视复姓,因其自南方来,遂加南为屈南氏(6,7,12,60)。【变】 一作屈男(6,7,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芈姓。楚屈原之后。裔孙仕后魏,时重复姓。以自南来,乃加南(而为“屈南”),(南)或作‘男’。”《中国姓氏大全》称: “屈原的裔孙在魏国做官,魏王恢复其屈姓,因自南方来,故加南成屈南氏。”其中 “魏国”、“魏王”之称不当。
【源】 系自芈姓。屈原裔孙仕北魏,北魏重视复姓,因其自南方来,遂加南为屈南氏(6,7,12,60)。【变】 一作屈男(6,7,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芈姓。楚屈原之后。裔孙仕后魏,时重复姓。以自南来,乃加南(而为“屈南”),(南)或作‘男’。”《中国姓氏大全》称: “屈原的裔孙在魏国做官,魏王恢复其屈姓,因自南方来,故加南成屈南氏。”其中 “魏国”、“魏王”之称不当。
读音:wū hù炎帝参卢之后有乌护氏。(见《路史》)北狄七姓之一。
读音:Lǎdūdé【综】 清正白旗蒙古护军巴思海之妻为喇都德氏(260)。
读音:Pǔlìng珞巴族姓氏。出自嘎义氏族。源於博嘎尔部落,属父系氏族,后或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Qìng《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jīn liú【源】 汉时匈奴休屠王子金日磾降汉,其部留于休屠(故城在今甘肃武威北60里)者,因以金留为氏(60,62)。亦见《姓苑》(17,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
读音:Wànniǔyú/Wanniuyu【源】 ①远祖之在幽州者,世首部落,阴山之北,有山号万纽于者。奕叶居之,遂以为氏,见《于烈碑》(60,70)。据此,此族原居内蒙古阴山之北万纽于山,因山为部,复
读音:Dálǔ'nǎimán【源】 元时蒙古人姓(57)。系乃蛮氏之分支。【变】 亦作〔达鲁乃蛮〕(399)、〔达兰柰曼〕(24)。【人】 普化帖木儿(一作布哈特穆尔),答鲁乃蛮氏,元至正中累官福建行
读音:Dōngméng【源】 ①相传伏羲之裔颛臾之后,见《路史》(17,62)。②东蒙,山名,即今山东蒙山,主其山之祀者,因以为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山
读音:Tuōěrtè金代女真族姓氏。乃金女真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以姓为氏”之列。
读音:xiǎo见《姓苑》。晓枝,醴陵人,嘉靖中,中川垫江县丞。(见《万姓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