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逋
读音:Míbū
【源】西夏人姓(240)。
【源】西夏人姓(240)。
读音:Qújīn【源】 代北复姓,见《复姓录》(12,63)。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ī/Tzy,Dz【源】 鄑,春秋时地名(故城在今山东昌邑),见《姓苑》(15,21)。当以地为氏。
读音:Guō【源】 系自任姓。过,夏时诸侯浇之国也,亦曰有过氏。夏少康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7,12,17,60)。过,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北之过乡。【望】 高平(17,21,60,418
读音:bá yě gù与“拔曳固”同。历史上回纥族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拔也” 云:“回纥姓。一作拔野古,亦曰拔野固。”详见“拔也”条。
读音:Huǐ/Hoei,Hwei【综】 源出不详。北京有此姓。
读音:Shèshětí【源】 唐时西突厥十姓之一,属咄陆部,全称为摄舍提暾啜(428)。以部为姓。
读音:Wúzhāng/Wuchang【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Shūyán【综】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设楞之妻为舒严氏(260)。
读音:Pújìng【综】 见《中国姓氏汇编》(75,91)。疑系仆散之笔误。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gòng【音】 亦音供(Gòng)(91)。又音恭上声(Gǒng)(80)。参见共(Gǒng)氏。【源】 ①共工氏之后(6,9,11,17)。共工,官名,共工在伏羲之后,专任知刑(62)。②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