牖
【源】 见《姓苑》(15,21,62,63)。即羑氏。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羑”称: “羑里,一作牖里 (在今河南汤阴北),周文王曾囚于此。居者以地名为氏。”则知羑、酉、牖同源。
【源】 见《姓苑》(15,21,62,63)。即羑氏。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羑”称: “羑里,一作牖里 (在今河南汤阴北),周文王曾囚于此。居者以地名为氏。”则知羑、酉、牖同源。
读音:pǔ lòu rú【源】 代北三字姓。其先为靺鞨人(27)。【变】 ①亦作普六茹、〔普陋如〕(27)。②北魏孝文帝时改普陋茹氏为茹氏(7,9,12,27,44)。亦有改为李氏者(27)。历史上代
读音:Jū【源】 春秋时晋大夫郤克,食采于驹(故城或在山西境内),称驹伯,克子錡亦称驹伯,因以为氏,见《左传·类解》(11,17,60)。【望】 河东(17,60,418)。【布】 湖北武汉有此姓(9
读音:Lǎng′ètè历史上西夏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西夏重臣多姓此氏,“夏左枢密朗鄂特·进忠、殿前太尉朗鄂特·元智、御史中丞朗鄂特·文广、参知政事朗鄂特·德光。”
读音:Shāgě《姓氏词典》 引 《明史》 收载,其注称: “明有沙葛新的。”未详其他。
读音:Juélǐ《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罕见复姓。汉初隐士四皓之一有角里先生。又,古有地名角里(今江苏吴县西南),以地名为氏。”一音lùlǐ。姑兼收。
读音:liáng kě【源】 代北姓。见《元和姓纂》(6)。【人】 梁可浪,北魏代郡太守(6,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后魏上谷梁可头; 又,代郡太守梁可
读音:Jíyí现行彝族姓氏。或写作“吉彝”,今四川之峨边、马边等地有分布。此姓系峨边、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huò kē【源】 春秋时吴公族之后有或柯氏,见《路史》(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注云:“吴后有或柯氏。”吴乃姬姓之国,故或柯氏亦当系出姬姓。
读音:Xīhuí《姓氏词典》收载。其据《辽史》注云: “辽姓,辽奚回·离保。”未道其详。
读音:Lānài【综】 德昂族姓(克勒名)。世居云南镇康木厂区大寨,汉姓为姚(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