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āng

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姜姓。姜子牙后人封国于鄣,春秋时鄣国被齐灭掉,鄣国的后人以国名“”为氏,因国家已不复存在,又去掉表示疆邑的“”,成为章姓。二是改姓。汉代章弇原为仇氏,因避仇而始改之为章姓。

鄣国被灭,章姓始散居齐地,秦汉之际,章姓已北入蒙古,西入陕西,南及苏、赣。魏晋南北朝时期,章姓形成豫章郡望。隋唐之际,章姓落籍梓州(治今四川三台),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均有了章姓人家。五代十国时期,章姓落籍福建。两宋时期,江南章姓名家辈出。明初,山西章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南、湖北、陕西、河北、北京等地。明清之际,章姓迁居台湾以及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如今,章姓尤以湖北、浙江、江西等省为多。

章姓历史人物有章邯,秦朝将领。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从入关,封雍王。章生一,南宋制瓷名家,与弟生二各主一窑,均为宋代名窑。他主持的一窑,称“哥窑”,生二主持的一窑称“弟窑”,又称“龙泉窑”,其产品以青瓷为主,除销往国内各地外,还远销至日本、东南亚、印度、西亚各国和埃及、欧洲等各地。章学诚,清史学家。一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尤以编修方志见长。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等。章炳麟,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又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而入狱。1904年与蔡元培发起成立光复会,为会长,后加入同盟会。对中国近代哲学、文学、历史学等均有较高造诣。章士钊,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学者。早年与黄兴组织华兴会,后参加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章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十位。


【源】 ①系自任姓。古章国(故城在今山东东平东之鄣城集)之后(17)。②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太公支庶封国于鄣(在古章国之地),为纪国附庸,后为齐所灭,子孙去邑为章氏(7,12,17,60)。③清满洲人姓。世居大凌河(23)。又,清满洲八旗姓章佳氏后改为章氏(180)。④明、清时云南北胜州副同知章氏,系蒙古人(253)。今蒙古族姓(344)。⑤土家族姓(387)。【望】 豫章(17),河间(21,60,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2%。尤以湖北、浙江、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章姓约占全国汉族章姓人口64%。【人】 章子,战国时齐威王将(17,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安徽之泾县,江西之金溪、峡江,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河口、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鲜、侗、土、仡佬、纳西、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即鄣国之后也。姜姓,齐太公支孙封於鄣,为纪附庸之国,今密州有古鄣城,为齐所灭,子孙去邑为章氏。” ②或为刘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冒氏》: “元章卿孙,蜀人,本姓刘氏。自幼章提刑子之,遂冒姓章氏。” ③或为满族姓章佳氏所改(按: 章佳,刘庆华 《满族姓氏录》 引作“彰锦”,改姓 “”)。④土族之章姓,则由 “姜加·孔”、“姜加·阿寅勒” 所改。土族语“姜加·孔” 汉意为 “姜加人”; “姜加·阿寅勒”汉意为姜加村。或以村名为姓,后或取“姜加× ×”之首音,谐以音近之汉字“”(或“”)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土族》。

秦代有章邯; 宋代有章惇; 清代有章大来; 现代有章炳麟、章士钊、章乃器。

猜你喜欢

  • 墨爾丹

    读音:Mòěrdān达斡尔族、满族姓氏。达斡尔族之墨尔丹氏,或译作 “墨尔迪音”。本村庄名,以地为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 引 《黑龙江志稿》收载,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 “莫”、“孟

  • 读音:pī【源】 ①商时左相奚仲之裔,仲虺之后有丕氏、邳氏、伾氏、㚰氏(60,62)。 ②春秋时晋大夫丕郑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31)。【变】 一作〔㔻〕(21,418)

  • 東户

    读音:Dōnghù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其注引 《奇姓通》云: “东户季子家语,子思曰:“东户季子时道上雁行而不拾遗。”又,《姓氏词典》引 《希姓录》亦收。其注云:“后

  • 读音:tà【源】 突厥部有蹋氏,或系鲜卑蹋顿(即辽西乌桓酋)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姓氏寻源》注其源: ①“突厥部有蹋氏。”②“亦或鲜卑蹋顿之

  • 桑登曲林

    读音:Sāngdēngqǔlín门巴族姓氏。本为房名,汉意为“虔诚颂经之处”,遂以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门隅北部有桑登曲林·仁钦策旺。

  • 冤賴

    读音:Yuānlài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解》亦收,其注云: “后改为就氏”,未详其源。

  • 陵阳

    读音:líng yáng沛国陵阳子明,止陵阳山,其后因山为氏。(见《搜阳记》)

  • 武强

    读音:wǔ qiáng【源】 汉二十八将之一王梁封武强侯,其后以封地为氏,见《风俗通》(1,11,17,60)。武强,汉邑,故城在今河北武强东北,隋、唐、金、元志皆作武彊。故亦作武彊氏(6,9,60)

  • 喇納

    读音:Lǎ′nà【综】 清满洲人姓。喇纳瑚什布,清满洲镶蓝旗人,理藩院副事(61)。少数民族姓氏。其源不一: ①为清代满族姓氏。《姓氏词典》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清初

  • 读音:Fú【源】 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