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
见《姓苑》。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 《姓氏词典》据《姓谱》注云: “以地为姓氏。广东、广西为古百粤之地,唐代设置粤州,即今广西宜山县。”《中国姓氏大全》则称: “一说同 ‘越’。”
见《姓苑》。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 《姓氏词典》据《姓谱》注云: “以地为姓氏。广东、广西为古百粤之地,唐代设置粤州,即今广西宜山县。”《中国姓氏大全》则称: “一说同 ‘越’。”
读音:Zhūjiàng【源】春秋时楚大夫之后(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楚有诸将氏。”未道其详。
读音:Zhūěrgēn【源】清满洲八旗姓。源自金姓阿勒根氏(23)。凡二派,出索伦、黑龙江等地(23,63,180,260)。 【变】清满洲正蓝旗中有朱尔根氏(259),正白旗满洲马甲福德之妻为朱勒根
读音:jiān wú【源】 古贤者肩吾,后世有肩吾氏,乃合古人姓名而氏之(60,62)。【人】 肩吾民,汉时东海太守(6,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郑樵注云: 《庄子
读音:liú飗叔安之后有飗氏。(见《路史》)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收载,其注引宋·罗泌《路史》云: “高阳氏之后有飗氏、飂氏。”飗, 古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之唐河县南, 乃己姓之国。故飗氏亦
读音:Nǔ【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新疆之塔城、青海之天峻、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藏族、傈僳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载; 《姓氏词典》引《新元史》亦收。
读音:dà tíng【源】 ①古大庭氏之后,以号为氏,见《姓氏英贤传》(1,9,12,17)。②炎帝时诸侯,大庭,鲁地。鲁有大庭氏之库,见《左传》(60,63)。【变】 亦作〔朱颜〕,见《袁王纲鉴》(
读音:Dōngfāng【源】 相传为伏羲之后,帝出于震,位主东方,子孙因氏焉,见《风俗通》(1,6,17,21,60)。【望】平原(17,418),济南(21)。【布】山东惠民(382)、台湾台北(6
读音:Gōngqún【综】 晋时有征虏长史太山,公羣氏,见《晋书》(17,62)。一作〔公群〕(91)。
读音:Hūshéntǎyǐ’ér【综】 元时蒙古人姓。
读音:Hāi【音】 音台,见《字汇》(80),亦音咳(Hāi)(17)。【源】 见《字汇》(80)。【望】 汝宁(17)。【布】 河南潢川张集乡、商城鄢岗乡、固始马堽、南寺乡等三县接壤处有此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