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ī

【源】 ①黄帝时诸侯蚩尤之后,以国为氏(6,7,9,12,15)。②四川盐边傈僳族有此姓(205)。【望】 涿鹿(17),涿郡(418)。【布】 江苏武进(314)、四川盐边(205)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华坪等地有分布。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蚩尤氏之后也”,以名为氏。蚩尤,系我国古代九黎族首领,相传他曾与黄帝战于涿鹿之野。又,蚩,傈僳语“用刀砍”之意,或意译而改从汉字姓“”。华坪县公安局黄太珍提供。

猜你喜欢

  • 彭戲

    读音:Péngxì【综】 春秋时秦武公元年伐彭戏氏于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南),后因以为氏(17,21,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姓氏词典》亦载,其注引《姓谱》云: “秦武公

  • 圖爾格

    读音:Túěrgé【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变】 一作〔图尔格斯〕(72,259)。【人】 图尔格阿敏道,清蒙古镶红旗人,世居察哈尔,任副都统(23,72)。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

  • 八憐

    读音:Bālián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巴琳”。

  • 读音:Yǎo/Yeau,Yau【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 子驹

    读音:zǐ jū鲁之公族有子驹氏。(见《左传》)

  • 读音:Piáo【源】 ①见《万姓统谱》(15)。②清时满洲人姓(260)。【布】安徽淮南有此姓(362)。【人】瓢雄,明时太和人,正德中任湖北长阳县典史(15,21)。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 《太平

  • 謨罕默德

    读音:Móhǎnmòdé《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收载,其注称: “元有谟罕默德·普拉克。”未详其源。

  • 俟伏

    读音:sì fú侯植从魏孝武西迁,赐姓俟伏氏。(见《路史》)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 注云: “侯植从魏孝武西迁,赐姓俟斤氏。”(按: 《周书》作“赐姓侯伏侯氏”; 《

  • 巴達克

    读音:Bādákè【综】 清镶黄旗蒙古鸟枪护军五十五之妻为巴达克氏(260)。

  • 读音:Wàn【源】 ①《六书正讹》中,“万”字注“萬或省作万”,非。姓字多因故而改,不计字之正讹,“万”自为姓。另有复姓“万俟”省“俟”为“万”姓者,是“万”字一形,别音分为二姓(63)。②北魏时万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