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達呼哩

達呼哩

读音:Dáhūlī

【源】 ①辽时契丹人姓。契丹在隋、唐之际号达呼哩氏(24,60,62)。②清满洲镶黄旗中有达呼哩氏(61)。【变】 亦作绰罗氏(60,91)。【人】 达呼哩绰罗,唐时契丹达呼哩部首领,武德六年向唐贡献名马丰貂(24)。达呼哩博斌,清满洲镶黄旗人,累官至镶白旗蒙古副都统(61)。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出自契丹族,乃辽之国姓。《续通志》 注云: “炎帝之后曰葛乌菟者,世雄朔陲。居鲜卑,号鲜卑氏。慕容燕并取其地,分其部为三: 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隋唐之际,契丹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而赢。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北靺鞨、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其君称 ‘达呼哩’。” 又曰: “达乎哩始君,辽世表不著名某,但云唐武德六年,君长绰罗献名马丰貂。贞观三年摩会入朝,赐鼓纛,由是有常贡。又,《营卫志》 云: ‘唐达呼哩氏八部并元州、松漠为十’ 则达呼哩氏始君当是绰罗矣。” 至清融为满族,或作达瑚哩,世居乌呼哩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乾隆时镶白旗副都统博斌,即姓此氏。

猜你喜欢

  • 鄂喇坤

    读音:Èlǎkū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巴颜鄂隆(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巴颜鄂隆地方,乃清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yáo帝尧之后,以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尧氏,帝尧之后,支孙以为氏。望出河间、上党。(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后魏>尧暄,长子人,北部尚书。<隋>尧君

  • 公留

    读音:Gōngliú【源】 见《姓苑》(7)及《集韵》(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载,未详其源。

  • 读音:Lào【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山东新泰有此姓(359)。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Rǎo【源】 ①绕角,春秋时郑地,鲁成公六年,晋楚遇于绕角(故城在今河南鲁山东南)是也。绕后灭于楚,为楚大夫采邑,后因氏,见《姓考》(17,60)。②秦大夫绕朝之后(6,12,17)。【望】 京

  • 读音:Yǎo《姓氏词典》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元有咬难、咬信哥; 明有咬住。”未详其源。

  • 褚師

    读音:Chǔshī【源】①春秋时宋、卫、郑国皆有褚师官(为管理市场之官),以官为氏(60,62)。②系自子姓。宋共公之子段,字子石,生公孙丁及石彄,彄别为石氏,而段后有褚师子肥(7,12)。【变】一说

  • 读音:yù【源】 ①见《姓苑》(7,9,15,21)。鲜卑姓,见《西秦录》(7,24,60)。②裕庚,清汉军正白旗人,光绪年间曾任驻法公使,其后裔以其名之第一字裕为姓。【布】 浙江萧山(209)、湖南

  • 烏蘇

    读音:Wūsū【源】 金人姓。辽时女真部落名,以部为氏(23,24)。至清为满洲八旗姓。凡十五派,出瓦尔喀、讷殷、海兰、长白山、安褚拉库、乌喇、苏穆、叶赫哈达、瓦尔喀海兰、西林穆鲁、乌苏、德尔吉色钦、

  • 公務

    读音:Gōngwù【源】 春秋时鲁国公冉务人之后(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鲁人公冉务人之后。” 公冉务人,鲁惠伯宰,其后有公冉氏,亦有公务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