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hù【源】 鄠国,夏时小国(故城在今陕西户县北),以国为氏,见《姓谱》(62)。亦见《姓苑》(15,21)。【变】 户、扈、鄠三字古时相通,见《姚察训纂》。是鄠氏即户氏、扈氏(60,62)。【望
读音:Wū【源】 ①系自姬姓。黄帝之后少昊氏以乌鸟名官,有乌鸟氏,其后为乌氏(11,12,17,60)。②春秋时越王勾践之后,分居乌程者,因氏,见《路史》(17,62)。乌程,故城在今浙江湖州南25里
读音:gōng wù鲁人公冉务人之后。(见《姓氏考略》)
读音:yǐ zhān【源】 ①北魏时高车部(即铁勒,汉时称丁零)有十二姓,其第三姓为乙旃氏(27,60,70)。②鲜卑人姓。北魏献帝以叔父之后为乙旃氏(7,9,12,21)。【变】 北魏孝文帝时改乙旃
读音:Chūtiēduō【综】 藏族姓(房名)。四川阿坝州南坪、平武等地均有此姓,汉姓为杜(249)。
读音:Kuí【综】 源出不详。四川成都、北京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按: 《中国姓氏大全》称:“历代姓书未载。”
读音:Biétiélǐ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别帖里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拜托里岱〕(24)。
读音:Zházhīládǎi【源】 札答阑,蒙古部之一支。札答阑之复数是札答剌惕,音变为札只剌惕。札答阑部之祖先为孛端察儿之子札只剌歹。当以部名或祖先名字为氏(79)。【人】 习剌,札只剌歹氏,元时任
读音:Shì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是娄”云: “是娄氏改为娄氏。一作 ‘是楼’。改为高氏。”
读音:Púsà《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蒲萨·陀婆。”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