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huógǔ/Chehsu【源】 北齐时姓(11,17,27,60)。【变】 亦作〔斮骨〕(91)、〔所骨〕、〔研骨〕(60),皆误。或即斫胥氏(17)。【人】 斫骨光弁,北齐时人,见《北齐书·
读音:Biéchéng【综】 汉时阴阳家别成子著《望军气》六篇,见《汉书·艺文志》(7)。张澍认为别成非复姓(26)。
读音:xù【源】 见《姓苑》(7,9,15,21)。【布】 广东化州(315)、四川成都(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高要、四川之成都、山西之临汾及忻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
读音:Shìjiáng【源】 春秋时齐侯之裔有士强氏,见《路史》(17,60)。【变】 一作〔士疆〕(17,62)。
读音:Bàopí【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Jīng【源】①春秋时郑公子京叔之后有京氏,汉时京房子孙避仇改为经氏(69)。②战国时魏经侯之后(60,62)。亦见《姓苑》(9,11,12)。③清满洲正蓝旗中有经氏(260)。④蒙古族姓。【望
读音:Yuè【音】 又音兀(Wù)(17,80)。【源】 春秋时楚国卞和刖足,后因氏,见《姓考》(17,62)。亦见《姓苑》(15,21)。【望】 楚郡(17,418)。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收载,
读音:Qiáng强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源于姬姓,是黄帝玄孙禺彊的后代。二是郑国大夫强之后。三是源于姜姓,齐国公侯公孙强之后。四是少数民族姓氏。如十六国时前秦苻坚后代姓强。强姓起源于今河
读音:Gé【综】 同阁氏。湖北随县、河南桐柏(62)、湖北钟祥(388)、台湾高雄(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昌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考略》
读音:Qìngshī【源】见《姓苑》(6,9,11,12)。系自姬姓。吴后有庆师氏,见《路史》(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吴后有庆师氏。”此当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