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龟板之处方名,详该条。
亦称七死脉。危重病出现的特殊脉象。即釜沸脉、鱼翔脉、弹石脉、解索脉、屋漏脉、虾游脉、雀啄脉七种。详各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简称排托。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详内托条。
证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经常感觉筋骨四肢酸痛。
见《广东中草药》。为艾纳香之别名,详该条。
颊下曲骨处。《灵枢·五色》:“巨屈者,膝膑也。”张景岳注:“巨屈者,颊下曲骨也。”即认为巨屈的异常可以反映膝膑部位的病证。
见诸病源候论条。
病证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谓其病因是:“由脏腑虚而寒冷之气所干,邪气与脏气相搏,上下冲击,上则为心痛,下则为腹痛,上下俱作,心、腹皆痛。”心腹痛指胃脘部(心窝部)至腹部的疼痛,突然发生兼有肢冷,脉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水突,见该条。